第1126章 篷萊殿之議(2/2)
氏長嘆,手里錦帕,輕輕一點眼角:“他眼下固然對我心存鄙惡,到底我倆之間,又再接近一步,不再如從前各不相干,不怕貴主笑話,就這一點親近,妾身已感欣喜若狂,故而妾身懇請貴主成全,好歹聽聽賀郎獻(xiàn)策,若真有利于大業(yè),寬赦了那些平民,賀郎說不定便會感念妾身竭力之誠,消除幾分成見。”
謝瑩挑眉道:“誰讓我與你乃莫逆之交呢,說不得再答應(yīng)一回你這請求,不過阿若,我知你對賀澄臺一往情深,所以丑話說在前頭,倘若賀澄臺頑固不化,不肯臣服也還罷了,再有不知好歹有損突厥利益之行為,我可不會再縱容他,必然會取他項上人頭。”
劉氏悚然心驚,強顏歡笑:“妾身恩謝貴主待以寬仁,亦請貴主安心,妾身必會竭力勸解賀郎。”
謝瑩問得賀湛正在宮外門等候,遣人傳見,只在面談地點上稍稍猶豫——
篷萊殿為內(nèi)苑,原本不便接見外臣,然而此處一度為韋太后殿居,早有外臣進進出出,謝瑩卻還不是韋太后,奇桑允她參政,但她還沒有資格決斷政務(wù),只有建議之權(quán),又縱然突厥習(xí)俗,男女之間沒有這么多避忌,但謝瑩素知奇桑的志向是統(tǒng)一天下,相比佗斤可漢,更加重視華夏那套尊卑貴賤的禮制,對于男女之防,指不定亦有要求,那么詔見賀湛的地點就不該定在內(nèi)苑。
但謝瑩靈機一動,計上心頭,交待胡姬:“前往稟報可漢,賀澄臺請見,意在諫止屠民,可漢原就想要試探此人,這回豈非時機?請可漢移駕篷萊殿。”
阿史那奇桑聞訊,果然從紫宸殿匆匆趕來,身后還跟了一人,不是央金公主,而是粟田馬養(yǎng)。
原來奇桑雖然輕而易舉攻占長安,但突厥因為“先天限制”,驍將無數(shù)卻謀臣稀缺,莫說精通華夏經(jīng)史,絕大多數(shù)突厥人對漢字漢話都不識難懂,奇桑明白靠武力稱霸天下之后,必須用文教治理國家的道理,而要想讓人數(shù)遠(yuǎn)遠(yuǎn)多于突厥人的中原漢人臣服,那就必須延續(xù)華夏禮法,他奪取安北、長安,已經(jīng)有了基礎(chǔ),這時格外求賢若渴,這也是他沒有殺害長安諸貴的根本原因。
如崔、薛等顯望世族,無論宗主還是子弟都是飽讀經(jīng)書,若他們愿意臣服,突厥朝廷便能迅速組織成立,對于將來的統(tǒng)治當(dāng)然大有益處。
而粟田馬養(yǎng)雖是東瀛人,卻在周國多年求學(xué),才華智計均非普通,相比柴取的一番空談以及極盡諂媚,粟田馬養(yǎng)更得奇桑信重,故而這幾日以來,奇桑竟讓粟田馬養(yǎng)長住宮廷,常常會面商談。
賀湛求見,所為正是反駁粟田馬養(yǎng)的主張,奇桑大有興趣聽這二位告抒己見,故而特意讓粟田同往蓬萊殿,至于央金公主,奇桑并不認(rèn)為這個嬌生慣養(yǎng)的吐蕃女子具備治國的才干,頗嫌她淺薄無知一味只知反駁謝瑩,剛才與粟田馬養(yǎng)飲談時,由得央金在旁斟酒服侍無妨,這時卻不耐煩帶上央金礙手礙腳。
謝瑩婉轉(zhuǎn)爭寵成功,輕而易舉便小挫央金。
不過她卻向奇桑建議:“賀澄臺足智多謀,多疑如韋太后,竟也被他愚弄欺哄而不自知,可漢不得不防,莫不如暫避屏擋之內(nèi),以免賀澄臺察顏觀色洞諳可漢性情。”
奇桑時常聽謝瑩提起晉王妃及賀湛,對這兩人之才干見識好奇不已,也能聽得進謝瑩的勸諫,并不狂妄自大,頷首道:“若論驍勇,十個賀湛也不在我眼中,但論城府,我的確不能與周國這些擅長權(quán)術(shù)及勾心斗角之官員比較,暗處觀察更加妥當(dāng)。”
于是便坐去一面畫屏之后,靜待賀湛面見謝瑩。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