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法源寺之行(1/2)
孫氏言辭懇切與霆鈞一番促膝長談后,霆鈞認同了母親子嗣為重的話,同意努力與王氏相處試試。
一晃半年過去,王氏解了禁足。孫氏挑了一日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邀了洛華帶著王氏到法源寺燒香。
寶之與唐也一道去湊湊熱鬧。
“你舅母心還真大。”唐坐在馬車里,掀起一角簾子,偷偷向外張望。
“心不大能如何,她自己挑的媳婦,打碎了牙也要往肚里咽。那日你若不是非要一道,我才不和她們出來呢。”
那日孫氏同趙老太太說起想帶王氏到廟里拜觀音求子,唐正巧到趙府做客,非要與寶之一同跟去
唐拿起桌上的小茶壺給自己與寶之分別倒了杯水:“邊疆有些亂,我爹眼看要帶兵過去了,這回我軟磨硬泡有可能也一道去,想去廟里求一簽,又不想我娘知道了,趁機不讓我去,這不是正好同你們一道去嗎。”
“上戰場又不是出門遠游,你還是老老實實在家的好。憑白叫我們擔驚受怕的。”寶之接過茶杯小口小口抿著。
“那可不成,這是我朝思夜想多少年的事了!你別婆婆媽媽的。回頭常到我家去,多替我看看我娘和祖母。”唐立起一雙大眼。
“知道了,知道了,你放心去你的戰場,平平安安掙個女將軍的名頭回來,也好叫我們揚眉吐氣。”知道多勸也是無用,寶之便只好順著她的話說。
到了法源寺,有一早得了信兒的知客僧領著,幾人一路拜下來,知客僧應唐的要求,領著二人到一旁去求簽,唐虔誠的跪在蒲團上,閉著眼睛搖晃簽筒。
一支中下簽從簽筒中落下,唐面上有些沮喪,看到寶之在一旁站著,便慫恿她也來求支簽,寶之之前為了洛華的親事來求過一次簽,被解簽的老和尚告誡過一番,便不敢再求簽了,隨即擺手,伸頭過去,看到唐手中是支中下簽。
唐皺眉苦笑著同寶之道:“本是來求個心安的,卻得來這么支簽。”
寶之莞爾:“你若是求了支下下簽便不會去軍營了嗎?”
唐不假思索的點頭:“當然要去!”
“既然下下簽都阻不了你前進的念頭,何必在意這支中下呢。”寶之勸慰道。
唐想了想,覺得自己豁然開朗,隨即將簽放回簽筒,重新笑容燦爛的挽起寶之:“這寺里有處碑林,咱們去瞧瞧。”
寶之拉住她指向有零星幾人排隊處:“不去解簽了嗎?”
“既然想明白了,又何必拘泥,無論結果是什么,我都是無悔的。”唐笑的好像午后的陽光般燦爛奪目,寶之最喜歡她這樣自信、無畏的樣子。
剛剛一進寺孫氏隨意叮囑了寶之幾句不要亂走,便拉著王氏去拜觀音,此刻正聽知客僧講經,勸說她們多捐些香油錢,婆媳二人一心求子,哪有空管寶之她們。
法源寺雖不是京中最大的寺廟,占地卻也不小,寶之二人尚未走到碑林,就碰見了老熟人。
難得打了照面,就這么分開不合適,四人索性找了處地方,坐到一處說說話。
于秋晚看著唐便想起來了唐婉,笑嘻嘻的沖楊思賢說道:“自打圣旨下來,便許久未見婉姐姐了,聽說皇后娘娘派了嬤嬤到鎮西候府教婉姐姐規矩,可是真的?”
楊思賢與有榮焉得意的說:“婉姐姐什么樣的人才,哪用得著嬤嬤去教,不過是應個卯,全了宮里的規矩罷了。”
寶之出宮沒幾日宮里便下了旨,為太子李與鎮西候長女唐婉賜婚,宮里隨后便派了嬤嬤到鎮西候府教導唐婉規矩。但三皇子李與四皇子李的婚事,皇上卻遲遲未提,惹來宮外不少猜疑,大多數說法是,皇上為鞏固太子地位,有意打壓三皇子,而四皇子不過就是順手而為。
于秋晚似是想到什么,不懷好意看了眼寶之:“聽說當初寶之妹妹進宮,還同太子殿下說了幾句話呢,我們都只是遠遠見過太子殿下,敢問寶之妹妹,太子殿下可真如傳聞一般溫文爾雅?”
楊思賢看寶之的目光中已經有了火氣,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蹄子,也敢打太子殿下的主意,竟想同她婉姐姐搶太子妃位,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明知于秋晚不懷好意,寶之卻不急依舊笑容可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于姑娘不如自己進宮去見見太子殿下,瞧瞧他到底是不是同傳聞一般。”
她當皇宮是戲園子,太子殿下是那戲臺子上的戲子嗎?想進便進,想見便見,說的這樣容易。轉念一想,人家這是在譏她沒機會像她一般能進宮見貴人。
于秋晚登時要拍桌子,唐緩緩道:“你當人人都同你一般,見了男子便要遞條子。”
于秋晚聞言想到那日楚曜當眾羞辱她的話,她長這么大從未如此丟人過,那之后她足有半年未出過門。現在又聽人借此譏笑她,不由有些惱羞成怒。
楊思賢向來只同唐婉交好,與于秋晚不過是面子情,聽唐提及此事來了興致,何況楚曜可是大周眾多女子的春閨夢里人,她于秋晚也照照鏡子,她憑什么敢給楚曜寫紙條。
遂裝出一副親熱閨中密友樣:“說起來,于姐姐你給楚曜哥哥的紙箋上到底寫了些什么?”
楚曜哥哥,叫的還真親熱,她怎么沒聽說楊家與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