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德意志(1/2)
“在多年前離開這個市鎮時,我懷著完全和今天心中所懷著的同樣的信仰。在那么多年以后,我能夠使這種信仰得以實現,由此可見我現在感動之深。如果上帝曾經叫我離開這個市鎮去當德國的領袖,他這樣做一定是賦與了我一個使命,而這個使命只能是使我親愛的祖國重歸德國。我相信這個使命,我活著為這個使命而斗爭,我認為我現在已經把它實現了。”
結束在故鄉林嗣的短暫停留之后,3月14日,希特勒終于來到了他曾經流浪過那么久的維也納。美術學院的大門依舊莊嚴華麗,普特萊斯石橋下的洞窟仍然潮濕臟冷,然而當30年的風雨飄搖逝去后,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個披著一件及至足踝的舊大衣,靠在街頭掃雪、搬運行李、和畫水彩畫為生的流浪漢,又回到了這座曾經讓他和饑餓相伴了整整5年的城市,而今天他卻已經高居九天凌云之上,成為了中歐八千萬日耳曼人狂熱共尊的無上英豪!
在哈布斯堡皇朝故宮霍夫堡中,希特勒會見了滿懷激動之色的英夸特。后者驕傲地宣稱,圣日耳曼條約中關于奧地利地位的相關規定已歸于失效。這讓希特勒激動得再度留下了熱淚,其情狀一如五年前他剛剛取得政權時的那樣。之后,他宣布將在4月10日舉行新的、將整個德國和奧地利的7400萬人都囊括在內的全民公投,以決定奧地利是否應當并入德國。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希特勒又干起了他演講的老本行,向他的臣民發出了一連串極具鼓動和引導性的澎湃演講。
實際上,這僅僅只是一個做給世界看的形式流程而已了。隨著德軍全面涌入奧地利,這個國家的一切權益已然徹底掌控在了柏林的手里。所有的軍工廠均被德國接收,轉而為它的戰爭經濟服務;商人和銀行家也蜂擁前來,以只占其本身價值極小一部分的代價,購買被霸占的猶太人和反納粹人士的產業。
在這些笑容滿面的來客中,還有那個別人仿效不來的沙赫特博士。他雖然跟希特勒發生過爭執。仍然是德國內閣中的部長(不管部長),仍然是國家銀行的總裁。他對德奧合并感到大喜過望。
就在希特勒衣錦還鄉的一周之后,沙赫特便代表國家銀行駕臨維也納、接管了奧地利國家銀行,并將后者的外匯、貴金屬、和有價債券全部洗劫吞沒。他對奧地利銀行的職員們發表演說稱:“凡是不全心全意支持阿道夫?希特勒的人。在我們這里是找不到前途的。”最后,沙赫特領導他的聽眾們宣誓效忠希特勒,并連呼三聲國社黨徒集會時必備的“勝利萬歲”。
春風拂綠,多瑙河亙古不變地流過這片屬于哈布斯堡的昔日土地,然而隨著萬字旗的徐徐升起。這個國家當中的猶太人群體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噩運。他們一夜間淪為三等公民,被全面排擠出各個體面和高端的職業領域。日復一日,都可以看到大批猶太男女在擦去人行道上許士尼格的口號和打掃街道。他們趴在地上做這種清潔工作,黨衛隊員則站在旁邊監視著,人們都圍攏來侮辱這些猶太人。
數以百計的猶太男女則被抓去打掃公共廁所、以及黨衛隊營房的廁所。他們的財產遭到盜竊,而警察卻拒絕受理這些案件,很快的,普通猶太人就淪落到了比曾昔年希特勒當流浪漢時還要落魄凄慘的悲涼處境。
4月10日,德奧合并的公民投票在國社黨的組織下拉開了序幕。經過近一個月的暴風式宣傳,奧地利人逐漸認同了希特勒的理念。即與德國結合起來是理想的和不可避免的結局,因為在1918年同原來的廣大的斯拉夫和匈牙利內地割斷了的奧地利,終究是不能依靠自己而體面地存在的。它只能作為德國的一部分而存在下去。
而希特勒在經濟和外交上的成功,也讓奧地利人對自己加入德國后的未來充滿期待,絲毫沒有半分成為亡國奴的抗拒心態。至于那些狂熱的國社黨分子,則更是毫無保留的對元首的號召表示了支持!
除了溫言細語的許諾誘騙之外,國社黨還對敢于投反對票的奧地利人準備好了足夠的大棒恫嚇。光是在維也納一地,就有近八萬人在公投之前被抓進監獄,幾天之后,他們眼神呆滯、魂不守舍的又回到了家里。從此再沒有了驅逐德國侵略者的豪言壯語。投票當天,奧地利各投票棚的角上都開著很大的裂縫,使坐在一米多外的納粹選舉委員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人們怎么投票。最終,99.75%的奧地利人、99.08%的大德意志人都投了贊成票。奧地利自此便從歐洲的版圖上消失了。
“最新的德國地圖,歐洲地圖,世界地圖!”
4月12日天色微明,德國的各座城市鄉鎮上,就響起了報童那清脆稚嫩、而又無比激動的聲音。短短幾分鐘內,原本空曠的街道上就像螞蟻出洞般涌現了大量的身影。人們將報童瘦小的身軀擁聚得水泄不通,并揮動著手中的芬尼鈔票爭先恐后的購買那些墨香猶存的圖卷。他們幸福地發現,德國和奧地利之間的國界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塊代表著政區的灰藍色圖版。而德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也迎來了一次飛躍,比起昔日帝國時期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位于漢堡的布羅姆家族祖宅內,方彥同樣滿懷感慨地看著墻壁上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