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六十章 鎮守(1/2)
靖江王城,獨秀峰。
此峰平地拔地,陡峭高峻,氣勢雄偉,儼然“南天一柱”。
山頂有一座亭,名叫獨秀亭,是靖江王經常蒞臨的一處好所在。
夜已深,本該萬籟俱寂的獨秀峰,卻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隨處可見站得筆直的王府侍衛。
而獨秀亭的外邊,更是站立著十二個王府的一等一高手。
這十二個高手不是護衛,而是*******!
二十年前,他們就進入了靖江王府,負責保護靖江王,只聽命于靖江王一人,其他人都號令不動他們。
他們才是靖江王最為信賴的人!
此時,亭中除了靖江王之外,還有兩個人。
一個站在靖江王身后,正是靖江王城的首席護衛。
而另外一個,并非靖江王府的人,但是他竟然能與靖江王對坐。
此人名叫郭安,是一位宦官。
這位宦官大有來頭,乃是廣西的鎮守中官,而所謂鎮守中官,也叫鎮守太監。
縱觀整個大明朝,鎮守太監有著極為特殊的身份。
它是皇帝派往各地的內使,具有相當大的權力,早在二十多年前,鎮守太監就已經出現了,只是當時并不普遍。
正統初,也就是三楊輔政的那幾年,曾一度撤回除了邊防重鎮以及南京的鎮守太監。不過隨著三楊的相繼去世,宦官勢力在王振的操縱之下,又開始壯大起來,各布政使司的鎮守太監,又先后重設。
郭安雖然不是王振的親信,但他與王振關系極好,在王振沒有得勢之前,曾提攜過王振,算得上是王振的一位貴人。
三年前,郭安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想出宮玩玩,于是王振就讓朱祁鎮把郭安外放到廣西,做了鎮守太監。
鎮守太監的品級雖然不高,但權勢非同小可,地方文武官員都不敢得罪,某些時候還得聽鎮守太監的吩咐。
靖江王雖然是王爺,但在面對鎮守太監的時候,也不敢擺架子,免得鎮守太監回京在皇帝耳邊說幾句壞話,后果將不堪設想。
況且廣西的這位鎮守太監還是大太監王振的“貴人”,靖江王就更加不會得罪了。
郭安雖已年過七十,但保養的很好,看上去也就五十出頭。
他品了一口茶水之后,開口問道:“王爺,咱家聽說錦衣衛的指揮僉事陽關月,與你關系匪淺,不知可有此事?”
靖江王不知郭安這么問的用意,便打馬虎眼道:“三年前,陽僉事因公到過廣西,所以本王與他見過幾面。郭公公,莫非你與這位陽僉事有舊?”
郭安笑道:“這位陽僉事可是圣上的大紅人,咱家要是和他有舊的話,也不至于還待在廣西了。”
靖江王聽后,又不明白了。
按理來說,郭安想要回京的話,只需要派人給王振說一聲,而以王振的權勢,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可是聽郭安的口氣,好像王振不會這么做似的。
“原來是本王誤會了。不知郭公公突然提起這位陽僉事,有何想法呢?”
“還能有什么想法,就是想通過他跟皇上問問安。”
“此事簡單,陽僉事已經到了廣西,而且此刻就在開劍大會上,如果郭公公有什么需要的話,只管說一聲,本王想方設法也要請陽僉事把郭公公的心事傳達給皇上。”
聞言,郭安不由一笑,說道:“王爺的心意,咱家先謝了。其實咱家有一事不明,想問問王爺,但又怕問得太唐突,所以……”
“郭公公說哪里話,郭公公盡管問。”
“好吧,咱家就是想問一下,王爺是不是知道陽僉事的真實身份?”
“陽僉事的真實身份?”
“怎么?王爺對這位陽僉事的來歷也不清楚嗎?”
“說來慚愧,本王確實不清楚,本王只知道他年輕的時候受過先皇接見,當時還是平民之身,等本王再次聽到他時,已是十五年后。”
“如此說來,王爺也不知道這位陽僉事到底屬于哪一派了?”
靖江王終于搞清楚了郭安的用意,苦笑一聲,搖搖頭,說道:“實不相瞞,本王也想親自問一下陽僉事,可郭公公方才也說了,陽僉事現在是大紅人,本王要是問錯了,皇上責怪下來,本王也承擔不起啊。”
郭安聽了,卻是半信半疑。
不過他也不敢追問,以免觸怒了靖江王。
是以,他便沒再提郭安,而是將話題引到了更加重要的問題上來:“自從二十多年前唐妖婦自號白蓮佛母,在山東作亂以來,白蓮余孽時不時公開露面,公然挑釁朝廷權威,實在可恨!
三年前,白蓮教的一位長老,名叫什么左之瑯,竟然殺了福建布政司的一位右布政使,還美其名曰為民除害。
此教若不除,早晚會是朝廷一大禍患。”
靖江王點頭道:“郭公公此言甚是。”
郭安道:“半年前,一位大內密探查知,江湖上有名的鑄劍師歐湘子,與白蓮教的一位護法,叫什么高仰止的,有著非同尋常的關系。
咱家得知這個消息以后,趕緊派人通知王爺。
王爺當時為了以防打草驚蛇,所以就按兵不動,沒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