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2)
?風泱與雪襟見孫師傅雙目赤紅地望向付東樓也都嚇壞了,卻是半步都沒退反而想到付東樓身前去將主子與那個危險分子隔開。風雪二人比付東樓年幼,付東樓更是沒有奴才就該為主子死的觀念,怎能讓他倆如愿。主仆二人這一動一擋之間,倒是讓柏鈞和插了進來,一臂攔在付東樓胸前對孫師傅道:“孫師傅即便是信不過他也當信得過本王,莫非本王是無聊之人,特意帶人來羞辱你?”
“哼,看在王爺的面子上,且聽聽你怎么說!”孫師傅一叉腰,再次別過頭去不看付東樓。
沒想到柏鈞和會站出來,這讓付東樓挺意外的。付東樓用胳膊肘輕撞了柏鈞和一下,“沒看出來啊,年紀輕輕威信倒挺高?!?
廢話!帶你來這是改良兵器來的又不是打架鬧事來的。柏鈞和腹誹一句將手臂收回來看著付東樓沒說話,不過那意思很明白——說吧,大家都等著你的高論呢。
付東樓下巴一挑輕哼一聲,也不再搭理柏鈞和,轉而對孫師傅拱手道:“不知孫師傅有沒有想過,若是一把刀的刀身與刀刃硬度不同會有什么結果?!?
隨手拿了一把還未裝上刀柄的刀,付東樓對著刀刃以外的地方比劃道:“如果在淬火的過程中,將刀身覆上一層土而將刀刃裸(露)在外,如此進行加熱,待達到預定的溫度后再放入冷水中。此時刀刃固然會迅速冷卻而刀身因為有泥土覆蓋,降溫速度要比刀刃慢,如此一來刀刃的強度就要比刀身高。在劈砍的過程中,高強度的刀刃能有效打擊對手,而刀身雖強度變低但卻保持了良好的韌性,一來能防止刀身崩壞,二來可以減震防止持刀者手被震麻?!?
這種覆土燒刃的技術是日本刀特有的,不過武士刀本就源于唐刀,用來改良唐刀應該也沒問題。對了,要不等天下一統了弄一支海軍先去把小日本掐死在搖籃里?付東樓嘴里說著正事腦子里走著神,一心二用的本事倒是了得。
除了沒事就走神,付東樓還有個毛病,一旦說上癮或者進入研究狀態就停不下來,要不也不會在實驗室里一待七八天不露面,不讓他說痛快了或者把事情干完,誰都別想讓他停下來。
付東樓說到往刀身上覆土的時候孫師傅就有問題想問了,可看付東樓興致高昂的樣子真是一句話都插不上。好不容易等他說完一段了,孫師傅趕緊問道:“你這說法倒也不是全無道理,只是這……”
“當然,往刀身上覆蓋的土也不是隨便什么土都可以,要碳粉、硼砂、鐵粉、黏土按相同比例混合而成?!备稏|樓根本沒聽到孫師傅問什么,他回身找雪襟要了自己慣用的碳條和特意準備的硬紙蹲在地上就畫了起來,“陌刀長而重,步兵用來打先鋒固然是好東西,可打造陌刀的成本太高,想裝備整支軍隊所需太過龐大。近身搏殺最大程度地給敵人造成傷害也不是非陌刀不可,比如這種三棱刺刀。”
付東樓說著把手中的紙張拿起來指著自己畫的三棱刺刀的草稿繼續說道:“這種東西戰國時候就有類似的,稱之為锜,只是后來失傳了。我畫的這個比齊國的锜也有所不同。這種武器三面有刃上有血槽,刺中敵人之后造成的傷口十分不容易愈合,即便沒一下把人捅死,對手也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再者因為有血槽,刺入敵人身體后不會被敵人的肌肉卡住刀身,持刀者可以輕易地將刀拔出進行下一輪攻擊。而且這種造型的刀可以在刺入之后將空氣導入敵人體內,只要被這種刀捅入三寸,對方必死無疑。”
“其實刀啊劍啊這種東西也不是一定要硬的才是最好的,春秋之時越國的青銅劍就以柔韌著稱,將劍尖與劍柄對著彎過來,松開手便可彈回去,劍身一點損傷形變都沒有。據說這種鑄造方法是在劍身上鍍了一層名為‘鉻’的東西。鉻是從一種紅色的鉛礦中提取出來的,有的鐵礦里也有鉻,我只看古書上有記載,實物卻是沒見過?!?
付東樓可算是說痛快了,一停下來就見整個作坊里的人都看著自己,柏鈞和也不例外,孫師傅那眼神更是有些……狂熱?
“說了這么多,其實都是我從古籍中看到過的,要我自己親自動手做一把還真沒做過,都是紙上談兵。”付東樓摸摸自己后腦勺,見還是沒人搭理自己,有些尷尬,“要是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孫師傅你說啊,咱們一起討論下,看看具體要怎么操作,您這眼神看得我心虛……”
孫師傅被付東樓一說才回過神來,趕忙收回眼神把心沉了沉才道:“公子說的硼砂可是入藥用的那種硼砂?”
付東樓的一番言論打消了孫師傅的敵意,只是要這群成年累月和胡人打仗的漢子立刻就接受付東樓也不現實,不過孫師傅的語氣總是平和了些。
“就是那東西。硼砂入藥可以消毒,卻也能用在陶瓷制造和兵器制造中。”
“《毛詩》中所說的‘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東征,四國是吪’便是你說的锜了吧?”不等孫師傅繼續發問,柏鈞和突然插話進來。他點著付東樓畫的三棱刺,忖度著說道,“锜這兵器本王從未見過,若按你說的叫三棱刺刀倒也形象,只是不知這刺刀長短多少為宜?!?
柏鈞和說著伸出胳膊比劃了一下,“似乎十二三寸便夠了,只是這種刀只能用來刺,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