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殺洪帥 據(2/5)
。在敵樓左右以3排30名弓箭手輪番射擊封鎖城頭的10個垛口,保護敵樓正面弓箭手的側翼安全。弓箭手全部頭戴兜鍪,身穿鎧甲。每排都設置一堵移動式竹笆戰墻。
攻城前一天的半夜,吳軍從小東門(毓秀門)南側清溪河較窄處架設好浮橋。凌晨,攻城大部隊的8000將士過橋后沿河邊行軍到東門北側的河岸集結。
辰時(早上7點)展開了進攻。
池州城池不算大,城墻也不高,但是萬戶洪元帥卻是一個舍命的將領,指揮元軍頑強抵抗。
由于吳軍的蟻兵得到了有效掩護,均在垛口與元軍展開激烈地搏斗。攻到巳時(9點),吳軍蟻兵終于登上敵樓,隨后殺出敵樓,從南北兩側殺下城梯,最后打開東門。河岸集結的大部隊迅速沖進城里,分頭殺向西城、南城及北城。
捉到元軍洪元帥后,常遇春沒有學朱元璋給俘虜松綁,直接說道:“我吳王紅軍威震江南,安富恤窮,再有須臾功夫,江南都是我們的。爾若歸順,吳王絕不虧待爾?!?
洪帥罵道:“我堂堂朝廷萬戶元帥,豈能投靠爾等流寇草賊?”
常大元帥見對方不僅不降,居然罵他“流寇草賊”,火氣上升,忘記了朱元璋不殺俘虜的規矩,怒斥道:“自古勝者為王敗者寇。來人,把這個敗寇拉出去斬了!”
活捉的將領魏壽、徐天麟等人,倒是沒有受到傷害。常遇春占領池州后,得到糧食九千余石。
萬戶府達魯花赤帶領敗軍從西城秀山門撤出池州。他們經過城西的石拱橋越過白洋河、秋浦河,沿江岸鄉道一直向西南逃到長江南岸的牛頭山鎮。那時已經到了下午。
此鎮駐有元軍的大批水師,其對面西北處的安慶城還是元臣余闕鎮守。
牛頭山距離池州秋浦河入江口約40公里水路。
傍晚,達魯花赤引領數十艘中型戰船順江而下到達秋浦河入江口,打算入河到池州的城北碼頭上岸,乘吳王紅軍立足未穩,奪回池州。
已經到達池州的廖永安水師恰好占據了城北碼頭,此處離北面秋浦河入江口約有750米。設置在河口的探哨發現元軍戰船后,乘坐4槳小艇飛速返回碼頭報信。
此段秋浦河寬約100米。廖永安立刻下令30艘魛魚艦分為兩路在碼頭下游100米遠的河邊列陣埋伏,距離河心大約50米。每船有10名弓箭手、20個手刀兵。廖永安的指揮艦位于秋浦河東邊隊列的中間。
在秋浦河入江口,元軍的中型戰艦升帆借助北風,成三行向南逆行。由于天色漸暗,當駛進伏擊水道大約100米后,才感覺兩邊好像有埋伏,可是為時已晚。
廖永安在指揮艦的旗桿掛上兩盞蒙著紅紗布的馬燈,發出信號,命令兩路同時進攻。兩邊的10漿伏艦馬上順流斜插向前,距離對方30來米時,無數火苗箭紛紛射向敵船,在灰暗的河面上空形成壯觀的美景。
元軍前鋒十幾艘船只的帆布均被箭火點著,燃燒起來。元軍急急忙忙落帆、滅火,并劃槳調轉船頭。后面的敵船見有埋伏火攻,大驚失色,急忙調頭撤退。
這時,吳軍的30艘魛魚艦已經靠近著火的敵船,手刀兵踴躍沖上敵船,奮力拼殺。一些元軍士兵紛紛跳水逃命。最后,十余艘敵艦和一批元兵被吳王紅軍俘獲。至此,吳王水師的正規中型戰艦達到50多艘??梢赃\兵13000多人。
占領、鞏固了濱江城池州,在應天府(今南京)的上游南岸和太平府構成兩道重要的江城屏藩。其下游則有常熟、江陰、鎮江三座江防翼城,吳王的行省王城基本上可以高枕無憂。
捷報送到應天,朱元璋喜不自禁,對馬夫人說道:“常遇春、廖永安不負我望,沒看錯他們。”。
常遇春雖然殺了俘虜洪元帥及親隨,因屢建戰功,吳王非常器重他,沒有責怪。擢升其部將吳禎為天興翼副元帥,調到江陰,協助吳良鎮守。
朱元璋很注意把有親屬關系、老鄉關系或好友關系的將領搭配在一起。
再說常遇春,自從采石磯一戰成名,逐漸滋生了驕傲的意識。這次攻占池州后,他對左右說道:“給我十萬兵,可以橫掃天下。”后來留下一個外號——常十萬。
1357年十月甲申(十四)日,吳王朱元璋在鎮江大通江(今金山湖)檢閱水師。隨后命令在橫澗山降附的元帥繆大亨攻打揚州。
上古先秦的揚州是中國九州(雍州、冀州、兗州、豫州、徐州、青州、梁州、荊州、揚州)之一,屬于大區州。
《尚書·禹貢》云:“淮海惟揚州”。
《周禮·夏官·職方氏》云:“東南曰揚州”。其范圍基本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和安徽南部。
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在今揚州市東南筑邗(音:含)城,作屯兵之所。
周顯王(姬扁)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邗城屬楚國。周慎靚王(姬定)二年(公元前319年),楚懷王在此修葺城垣,并改邗城為廣陵邑。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在廣陵邑設置廣陵縣。
漢高祖(劉邦)十二年(公元前19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