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打常州逢異城徐達降級 古(2/3)
軍久經沙場,將多剽悍,勢不可擋,我當以計取之。”
徐達派先鋒刁國寶、王虎子帶兵先到城東十八里遙觀村驛道處埋伏。這里有一片小樹林,驛道穿林而過。其次,離城較遠,不易引起敵軍的懷疑。
徐達接著命令總管王均用率騎兵部隊在城西北戰場的南面側翼隱蔽。當徐達率主力部隊與張、湯二將正面交戰時,王均用帶領騎兵突然快速出擊,從側翼沖殺了他們的步兵部隊。頓時,張氏軍隊大亂,頭尾不能相顧。
張、湯二將擔心被截斷后路,自己陷入包圍圈,緊急下令撤退。但是其頭部和腰部被徐達和王均用兩部沖殺得七零八落。
張、湯二將帶領一萬多人撤出了戰場。當兩人率先進入遙觀村附近的樹林時,突然從地面彈起一根絆馬索,把張總管的坐騎絆倒,刁國寶、王虎子帶領伏兵從驛道兩旁樹林中同時沖出,包圍、活捉了張將軍、湯將軍。
盡管如此,但是徐達攻打常州二十來天,沒有拿下,朱元璋很生氣。由于攻打金陵、鎮江一帆風順,他一開始就低估了常州的防御能力,倉促下令攻打。而徐達還是一個不成熟的指揮官,事先也沒有探查常州的城防。
七月庚午(二十二)日,吳王下令:“自徐達始,以下將校皆降一級。”
湯和、張彪也參加了攻打常州,卻沒有被罰。
下達降級令時,朱元璋還有一封信轉交徐達,告誡他說:“爾將不戢(jí:禁止)士卒,虐取保二之資,致怨而叛。弟子虐降致叛,老師無功。此乃吾所以責將軍之故,望勉思以補前過。否則,再罰無赦!”
張士誠的兩員大將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居然被朱元璋的手下活捉,常州又被圍困,這使張士誠的一些將領產生擔憂,開始考慮后路。
八月己酉朔日(初一),張士誠的水師元帥江通海主動向朱元璋投誠。朱元璋任命他為俞通海的水師二軍總兵。
1356年冬十月,丁未朔日(初一),有些空閑的朱元璋想起了常遇春夜襲牛塘,救出徐達的功績,隨即晉升他為管軍總管。不久,覺得他完全有能力統帥多路部隊,比徐達強,于是破格提升為統軍大元帥,為以后的戰役提前準備前線指揮官。
十月戊申日(初二),朱元璋圍攻常州的幾萬軍隊盡管還是沒有攻下這座與眾不同的城池,但是也未撤軍。雙方都很沮喪。張士誠憂慮、害怕之心越來越重,最后終于服軟,寫了一封較長的求和信。他派遣下屬孫君壽趕到應天府,把求和信呈交吳王。
張士誠在信中說道:“始吾竊伏淮東,甘分(情愿分享)草野之利。緣(因為)元政日弛,民心思亂,吾才乘時舉兵,起自泰州,西占高郵,東連海邊。元官將帥,并力攻吾,卻自取潰敗。吾殺了平章實理門、參知趙伯器,遂成深仇。不料彼遣翰林待制烏馬兒赍(jī:攜帶)詔撫諭,餌以爵祿。吾卻而不受。今春據姑蘇(蘇州),若無名號,何以服眾?江東稱孤(稱王),勢使然也。伏惟(趴著想)上(吳王)賢,以神武之資,起兵淮西,跨有江東金陵。此乃帝王之都,用武之國,可為左右建立大業。誠賀之!向(以前)獲詹、李二將,禮遇未遣。繼之蒙上(吳王)遣使通好,在下愚昧不明,久稽(扣留)行李(使者)。今又蒙上遣兵逼我常州,晝夜相攻,咎實自遺(自送),夫復何說?然省己之過,愿與上講和,以解困厄。歲(每年)輸糧二十萬石、黃金五百兩、白金三百斤,以為犒軍之資。從此各守封疆,不勝感恩!”
朱元璋復信道:“睦鄰通好,友邦之常識。開畔(打開邊界)發兵,以靖安疆場,實因爾昔日用師犯吾京口(都城之門,指鎮江)。吾軍至奔牛、呂城,陳保二望風降附。爾乃誘其叛逆,紿(tài:哄騙)執吾詹、李二將。既遣儒士楊憲赍書通好,又復拘留。構(造成)開畔發兵,誰負其咎?吾是以遣將率兵攻圍常州,生擒張、湯二將,尚以禮待,未忍加誅。爾既知過,能不墮(破壞)前好,歸吾使臣、將校,乃(只)饋糧五十萬石,即當班師。況爾所獲詹、李,乃吾偏裨(副職)小校,無益成敗。而張、湯二將,爾左右手也!爾應三思,大丈夫做事,當赤心相示,浮言夸辭,吾甚厭之!”
張士誠收到信后,沒有回信。他愿意每年獻糧二十萬石,朱元璋卻想一次要夠五十萬石,不要金銀。這是非常現實的,誰知明年、后年會是什么狀況?
周王不甘心局面的被動,到處尋找突破點。長興縣位于湖州城西北直線距離24公里,張士誠發現駐守長興的部隊是歸附朱元璋的當地民兵,就遣使以糧食、厚祿誘惑首領鄭元帥。結果鄭元帥叛投了張士誠。長興納入“周國”湖州的管轄范圍。隨后,張士誠派遣大將趙打虎駐守長興,節制鄭元帥。
再說吳軍攻打常州。守軍畢竟也是起義軍,面對吳軍的進攻自然憤憤不平,同仇敵愾。徐達、湯和、張彪攻打常州快四個月了,還是沒有攻下,朱元璋的軍隊已經死傷近兩萬人,官兵的情緒越來越糟,軍心浮動。必須打一次大勝仗才能扭轉頹勢。
朱元璋與馮國用商議后調整部署。調統軍大元帥常遇春攜中翼副元帥唐勝宗、都先鋒陳德、鎮撫桑世杰率部悄悄抵達常州城東南三十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