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孫德崖心胸窄挑起內斗 朱元璋(1/4)
第六章 孫德崖心胸窄挑起內斗 朱元璋施良策機智救父(6頁)
徐州是京杭大運河的重鎮,又是扼守四方的要道,南通廬州(今合肥),北達濟南,東連海寧(今江蘇連云港市),西接鄭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芝麻李、趙均用和彭早住的紅軍占領徐州及所轄縣后,隊伍擴充到數萬,成了朝廷的的心腹之患。
先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工部尚書(正三品)兼總治河防使賈魯指揮十五萬民夫和二萬士兵,完成了黃陵崗浩大截流工程。治河工程四月二十二日動工,七月就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將河水決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筑成諸堤,全線完工,使黃河復歸故道。隨后,賈魯回朝,向順帝呈上《河平圖》。
賈魯(1297年—1353年),字友恒,元代平陽路澤州高平縣(今山西晉城市高平)人。
此官生一張橢圓豐臉,長一對游龍眉——眉堅、清秀有角,色潤且黑,居額(眉骨)勢上。說來真是巧,配上了伏龍眼、通天懸膽鼻——山根高聳通天(抬升印堂平額);準頭圓而不露孔,勢若懸膽,正而不偏;蘭臺、廷尉分明,法令隱隱而藏。
古代面相學認為:游龍眉主使聰明精干,勇敢果斷。若配伏龍眼、再有懸膽鼻者,位至極品,大富大貴。
次年(1352年)二月,朝廷任命賈魯為淮東道宣慰使司宣慰使(從二品)。淮東道治所設于揚州路城。宣慰使司掌軍民之務,置于道署統領路、州縣。
行省有政令則布于下,路、州縣有請則作為或上達于省。有邊陲軍旅之事,則兼都元帥府(處置軍務),其次則只為元帥府(處置軍務)。
元廷任命文官賈魯做宣慰使,是變通讓他當元帥,要求他招募悍勇壯丁,奪回徐州。賈魯赴任后不急不忙,選擇農歷三月到淮東道淮安路城(今淮安市)坐鎮,下令所轄三州(海寧州、泗州、安東州)招募壯丁,并未透露是攻打徐州。
那時,淮東道還沒有造反的起義軍,社會基本穩定,稻谷的秧苗剛剛插完,冬麥尚未成熟,青黃不接,很多壯丁紛紛應招當兵,可以有碗飯吃。當時淮北還有不少鹽場,淮安河下鎮最大的商業是鹽業,有數十處鹽堆棧。
很快,賈魯就招募到農民壯丁及青年鹽丁三萬余人。為了與蒙古軍和起義軍有所區別,賈魯統一制作了黃色的軍服,上衣為斜襟右衽短袍,軍帽為頂帶紅纓黃笠帽。三萬新軍一律穿黃衣、戴黃帽,打黃旗,號稱黃軍。
四月,賈魯率領黃軍三萬兵馬分西、北兩面包圍了徐州。
徐州古城的東面和南面被黃河故道圍繞,故道較寬并且有水,形成天然屏障。稍遠的東北面是京杭運河。城西南是云龍湖。湖的東面是云龍山,西面是韓山。韓山的北端延伸到云龍湖北面1000多米處。此處距離西門大約3500米。
四面城墻各有一門。東門叫河清門,南門叫迎恩門,西門叫通汴門,北門叫武寧門。
這時黃軍士兵才明白:招募他們是來打紅軍、當炮灰。大家心無斗志,又缺乏作戰經驗,接連攻城三天均無功而返,死傷數千人。后來,斷斷續續攻了一個月,三萬黃軍死傷一半,仍然沒有攻下。
賈魯修水利是行家,帶兵打仗一竅不通。只好上奏朝廷,以咎請罰。右丞相托克托帖木兒決定親自出馬剿滅徐州紅軍。
1352年九月,經過充分準備,托克托統兵十萬包圍了徐州城。托克托采納了宣政院參議(正五品)也速的建議,制造了一百座“回回炮”。這是大型攻城武器。
這種炮與戰國時期發明的大型攻城器械——人力杠桿拋石機(即拋石炮)類似。“炮”字最初的寫法是“石”字旁的“砲”,就是源于拋石機。
拋石炮以木材為主,基本結構由炮架、炮桿梁、炮桿組成。中式拋石炮的炮架由四根剝皮原木組成一對平行A形架,頂端有一根原木橫梁。剝皮的原木炮桿(頭粗尾細)安在橫梁中間,下方用U形鐵條箍松動式箍住,鐵箍內面粘有一層牛皮,便于轉動。如此,炮桿就像蹺蹺板。
炮桿后部較長、漸細,通過自重落于炮架后的地面,尾端有一個牛皮兜。裝彈手負責把石彈裝進皮兜。炮桿前部一段較短、較粗,高高翹起。頭端固定有6根或4根繩索,均帶著一個鐵拉環。每個放炮手可以舉起雙手抓住拉環,指揮一聲令下,放炮手同時快速下拉繩索并下蹲,迫使炮桿在橫梁上轉動,炮尾則轉向高空,拋出石彈。
回回炮俗稱襄陽炮,屬于西式拋石機。它與中式拋石炮的主要不同點有兩處:一是炮桿頭部沒有繩索,不是靠人力拉下,而是掛了一個裝滿石塊的配重木箱。二是采用簡易機械控制拉下的后半段炮桿,通過撥開機關解除控制,使前端配重木箱快速下落,發射尾部的石彈。但是裝彈時需要把后桿拉下來。其制作者是回回人亦思馬因和阿老瓦丁。
《元史·亦思馬因傳》云:“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至元)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審察)地勢,置炮于城東南隅,(石彈)重一百五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