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一品鮮開業(1/2)
轉眼,就到了點心鋪子開業的時間了。
這一天一大早,林晴嵐忙完了家里的事情。事實上,也沒有什么事情要她親自去辦。
自從上次將家里整頓了一二,林府的女使婆子,家丁小廝,無不聽命行事。
一下子,就好像整個林府都轉變了一個風貌。
對此,周先生摸著胡須感慨:“這家里,還是需要一個得力的女主人的。要不然,都和之前那樣,簡直是亂了套了。”
說完,周先生就知道說錯話了。
林如海倒也沒有什么表示,也是贊同道:“之前也是沒有辦法,這些姨娘到底出聲差了些,心性也差了許多。”
實際上,董姨娘的出身并不差,揚州董家,那也是士紳。
不過之前有些不太入流,也是得了林如海的幫助,這才躋身于揚州城的一流士紳家族中。
可這個家族一點都不知道滿足,還覺得若是沒有自己,林如海恐怕無法立足。
所以董家索求無度,怎么都填不飽。
周先生道:“到底還是盛老太太會教人,把咱們嵐姐兒教的如此出色!”
林如海摸了摸胡須,有些感慨:“盛老太太在揚州城的名聲也是響亮的很。當年為了不讓娘家操控盛家,這位老太太還和家族斷了聯系。到如今,盛老太太除了音歌,和忠遠候府其他人,都沒有聯系。”
這年頭,嫁出去的女兒,哪里有不關照娘家的?
他們在婆家的地位,就是娘家地位在婆家的彰顯。
要想不被婆家欺負,在婆家要想站穩腳跟,就要依靠娘家。
這也是為何舅老爺的地位那么高的緣故!
因為舅老爺就是她們的靠山!
可這位盛老太太的做法,卻完全不一樣!
對于這種女人,是每一個男人都喜歡的。
誰愿意沒事就被岳家支使,又要給岳家找好處?
甚至連家務事,岳家都要插手?
林如海這里也就遠離京城,要不然賈府也一樣要插手。
這也是當初林如海答應官家,遠赴揚州來當這個巡鹽御史的原因之一了!
盡管這個原因的占比并不大!
周先生點頭,又道:“今天似乎是姑娘的一品鮮開業的時候,老爺當真不去看看?”
一品鮮就是林晴嵐的那家擔心鋪子的名字,一品表示自己的東西好,鮮也表明,自己的東西絕對新鮮好吃!
這新鮮,不只是對食物的品質的詮釋,還是對食物的種類的新鮮的說明!
林如海擺手:“這種事情,還是讓她自己去操持吧。我出面,事情就變質了。”
他一個三品大員,親自出面去給家里的鋪子坐鎮,這就有點過了。
周先生點頭,不過又道:“以姑娘這手藝,教出來的廚子,做出的點心,那味道也是十分不錯。就算是老爺不出面,這生意肯定也是十分不錯的。”
林如海頷首,這一點,之前知府大人等人來赴宴,就已經體現了。
就連外面的爺們,都喜歡吃的,家里的女人們,也都是特別喜歡。
這樣的點心鋪子,還能不賺錢?
事實上也是,林晴嵐吩咐完家里的事情,就坐著馬車出來,朝著揚州城的主街過來。
這是揚州城的主街,雖比不上東京城的朱雀大街,但也是十分的寬闊。
來回走四駕馬車,那是足夠的。
櫻桃看著車外的風景,也是笑道:“咱們揚州城,雖然不如東京城那般,但也很是繁華呢!”
丹朱點頭:“揚州水系發達,這邊的織造業也很是不錯。不遠的蘇州更是以織錦和刺繡聞名,這邊的刺繡也頗有一些章法。南來北往的人,在這里買賣織錦,造就了揚州的繁華。”
林晴嵐笑了起來,這兩個小女子,居然也談起了國家大事了。
她笑道:“前朝,就有揚一益二之稱。揚州的富庶,可是甲天下的。不說別的,光這鹽業一條,就不知道每年造出多少銀子!”
這都是本朝百姓的血汗錢,吃的就是血鹽。
但林晴嵐不會這么說,有些事情,可以想,可以做,但不能說。
“揚州有三條運河,城內主要運河有南北向的兩條和東西向的一條。縱貫南北的兩條運河,一條直對衙城南門、偏于城之西,寬約30米,就是官河了;一條直對衙城東濠,縱貫城南、北兩門,寬約15米;東西向的一條緊鄰蜀岡與古邗溝交匯東去,這三條運河加上城里的小河交錯。加上羅城有南北大街6條,東西大街14條,主要大街貫通城們,形成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這些才是揚州興起的最主要的支撐!”
林晴嵐差點就說出了一句,要想富,先修路了。
還好她及時的停下,免得嘴瓢了這樣一句出來,倒是沒什么問題,就是懶得解釋了。
林晴嵐的店鋪,也就開在了貫通南北的這條主路上。
種花家講究坐北朝南,所以這條街道肯定是主要道路。
這是知府夫人陳大娘子給的一家店鋪,為此,林晴嵐給出了自己對于炒菜的一點心得。
陳大娘子的酒樓,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當中,想來不久之后,就會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