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玄都織網 天地附焉(1/2)
然而這一方天地到底還是沒有變成一地殘渣,關鍵就在于玄都宮憑借著自家最雄厚的地仙儲備,匯同佛門、魔門以及東海劍宮等等諸方力量,一同在這天地之間重新厘定地水火風,調理陰陽,憑借自家那張“大網”抵消了天地崩解之力。
不過天地崩解到底還是對這一方世界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就好比如今的東海,便是因為天地崩裂之后,從法理上而言,西北的“乾”位成了整個世界的“高點”,于是乎水流循性匯聚于東,這便形成了如今那堪稱往汪洋一片的東海。
而天地的南北兩極則自然而然的成了九重天罡最為薄弱的地方,玄都宮不得不又在兩處重新加以布置,免得那里成了域外天魔侵入此方天地的跳板。
而海水東流,匯聚與東海,則難免形成一股自然而然的沖力,為了化解這股沖力,玄都宮又不得不設置種種禁法,依照法理形成了所謂的“天瀑”,這也是東海盡頭處的盛景,無窮海浪滔滔向上涌動,宛如一道逆沖蒼天的瀑布。
種種設置,一方面證明了玄都宮這等巨無霸的超然實力,也有形無形的改變了整個世界。
放在中土,玄都宮這張“大網”的最直接展示便是對長生真人的“壓制”。從這個層面上說,不許劫法真人以上神通手段展露于中土,不僅僅是玄都宮立下的規矩,更是天地法則碾壓下的一種“必然”。
除此以外,這張網對修行人也有著難以估量的影響。若是步虛以下的修行人還好,若是到了步虛以上,除了純粹的武夫之外,不管是玄、佛、魔、妖種種門類,都要受到這重“大網”的壓制。
不僅更進一步的修行會受到影響,就是施展出種種手段,在中土都要比在東海差上許多。
這也是為何中土的門派比之東西南北要弱上一層的核心原因。
但凡是有志于長生的宗門,那都是能搬走就盡數搬走了,也是武儒一脈為何能在中土落下好大聲勢的根源。
畢竟在這里受限制最小的就是武夫。
儒門在中土的興盛,也可以說是時勢使然。
至于這等設置到底是玄都宮有意如此,還是法理運轉之下的必然,不管是宇文睿還是蘇規都不能說清楚。蘇徹估計就是陰陽法王也未必能將這一切說個明白。
至于能在中土證道長生之輩,如北邙鬼祖,如黃天道郁離子,無不是此界第一等的風流人物,這其中玄都宮的目的似乎也就昭然若揭了。
不過話說回來,蘇規講從宇文睿以武入道便能看出他志不在此界,也正是建構在這個基礎之上。
因為宇文太師如果真的追求皇圖霸業,那就應該在武道之上穩扎穩打,爭取成為此界最強的武夫,到時候硬橋硬馬的殺穿南北,一統東西,這才是正經的路子。….而以武入道,便說明了宇文太師心志并不僅僅追求中土無敵的地位,而是存了向上證道長生的心思。
當然在外面證道長生之后,一樣可以殺回來做皇帝,但是宇文睿明顯還是將自家的心力更多的放在了證道長生之上。
這不意味著眼前的這位宇宙大將軍從此以后就清心寡欲,做個一心修行的玄門羽士,從此再不問紅塵過往,不過確實也說明他的某種取向。
同樣,老蘇從頭到尾都在武道上辛苦耕耘,要說他沒有點別的想法……
有道是“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蘇徹覺得這種事情還是說不清的。
蘇規與宇文睿這一南一北的兩大權臣飲酒食肉,到底還是定下了一定之規,雙方達成了君子協定,十年內南北不互相交兵。
蘇三公子覺得這對天下黎民來說到底是一件好事。
中土應該一統,不過這個一統是現在這些百姓所承擔不起的。更何況對于眼下的蘇規與宇文睿來說,議和都是對兩位權臣最好的選擇。
說句難聽的。
蘇規這邊是剛剛上臺,政局之中還有各方力量盤桓,遠遠不到一呼百應的程度。要想讓王謝這些世家低頭,將朝中的異己勢力清除,乃至跟韋懷文兩人之間的磨合,這都需要時間來做到。
反觀宇文睿也是一樣,韋懷文北伐到底是攻破了北朝的皇都,讓宇文太師丟盡了臉面,北面局勢更是跟著有了新的變化,由不得他不重新舔舐傷口,重新調養元氣。
這道君子協定或許連十年都維持不了,可能當其中一方完成了內部的整合,重新恢復了元氣,那就是下一場大戰來臨的時候。
而到了那個時候,戰事絕對不會像現在兩人飲酒食肉一同賞玩山景一般溫文爾雅。
只會是加倍的血腥。
“我遍觀典籍,總算找到一些關于羅酆古城的只言片語。羅酆古城之中不僅有魂癭樹這樣的天地靈根,就是封印的太古妖神便有十三位之多。而且因為此城乃是自己設為陷阱,主動引妖神入局,所以埋藏在其下的種種法寶、靈器更是不計其數,更有許多已經失傳的神通傳承。”
宇文睿說著望向蘇規:“玄都宮若是召開盛會,不知道蘇公有沒有興趣赴會?”
這位北國太師話語說著老蘇,眼睛卻是望著蘇徹。
“沒有,關系到太古妖神的封禁,恐怕玄都宮早就算計的明明白白,難道太師會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