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道光經世派(2/2)
篇文作。
“難道是默深……”阮元看著手中目錄,卻也想到了或是魏源已經將自己所作“經世之書”刻版發行,書肆方有了這部經世文編,也向書肆掌柜問道:“掌柜,這部《皇朝經世文編》,你可知是何人所作?這樣長的篇幅,編撰之人應該不是一般人吧?”
“哈哈,老先生眼光真好。”掌柜當然不知道眼前之人竟是一位封疆大吏,見這日阮元不過布衣打扮,只當他是個老學究,也向阮元笑道:“這部書聽說是如今的江蘇布政使,賀長齡賀大人編撰而成,所以這幾日上了新書,咱們才放在這樣顯眼的地方嘛。不過我倒是聽說,能成這樣一部書,也不完全是賀大人一人之力,賀大人幕中有個姓魏的幕僚,才是真正的主編之人。怎么樣,老先生想要一套嗎?給您算便宜些,八兩銀子就夠了。”
“好,那我就買一套吧。”阮元當即應道,很快從懷中取了幾小錠銀兩出來。這句話倒是把掌柜嚇了一跳,能夠當場對這部書出言求購,并且當即拿出足額現錢的,這老先生可是第一個。
“看起來,默深也算是辦成了一件大事啊……”阮元卻依然沉浸在這部書中,并未看到掌柜神情。
雖說阮元取了這部書到船上,可這部《皇朝經世文編》也有足足一百二十卷之多。阮元行船偶有閑暇,便即觀閱,卻也是直到二十日之后方才通讀完畢,而這時也已經是十二月初,阮元坐船已然抵達京城。想著舊日學生,當年親見龔自珍等后學與自己也已經六年未曾相見,阮元也讓阮常生與阮祜約了湯金釗、王引之、龔自珍、俞正燮等人,再一次齊聚揚州會館之中,講學論道之余,也兼聽京中舊事。
此時湯金釗已升任禮部尚書,王引之升任工部尚書,在阮元學生之中更具名望,自然也在阮元身旁分侍左右。阮元想到魏源幫助賀長齡修書之事,也向湯金釗笑道:“敦甫,你那個叫魏默深的學生很不錯啊,在江蘇與賀藩臺一同修書,竟編出了一百二十卷之多的《皇朝經世文編》,你當年在湖南錄取的這個學生,也算是給你爭氣了啊?”
“是啊,阮大人,默深兄這一次也算是圓了我等一個夢啊。”龔自珍也在一旁補充道:“如今京城之中,汲汲于經世之道的后學,是越來越多了,我們那宣南詩社也越來越熱鬧了。大家都想著,能夠以布衣之身,為國家扶危解困,可是又往往不知如何入手。這一次默深雖然是跟著賀藩司修書,卻終是把這部經世之書修成了,以后文人言及政事,也自然有理可據啦!”
“這個嘛……你們有心思關注國事,我自然也覺得不錯。但有一件事,你們卻要謹記。”阮元這時為官已經整整四十年,對于中外政事之見,自然遠超在座各人,也清楚魏源修書其實另有不足,便對各人言道:“定庵方才說到言而有據,這個道理很好,可辦理政事,真正有用的依據并非前人所寫的文章,而是實地考察的結果。前人之文,比如我看文編之中也有言及河渠水利之作,其實有些都是幾十年前朝臣的上疏了,當地山形水勢如何,河道有無變遷,田畝有無增墾,你等可又清楚?更有甚者,有些前人上疏,其實一樣沒有實事求是,偶然道聽途說,便即上奏求名,這種人一點都不少,你去看他們寫的東西,得到的不過是謬誤,哪里是什么依據呢?所以我倒是以為,若是你們真心愿意了解直省政事,還不如去各省府縣實地看一看,知道實情如何,這才是真正的言而有據。拿著前人所謂經世之文,卻只是在這里坐而論道,一樣是流于空談,其實無用啊?所謂經世致用,在我看來,其關要依然是‘實行’兩個字,空自標榜經世致用,卻連實地考察都做不到,那也只是為求虛名罷了,這一節你們可清楚啊?”說著,阮元也取過紙筆,將“實行”二字書于紙上,以示在座諸生。
“阮大人所言之事,學生自然清楚。其實我也好,定庵、椒云也好,都想著能夠早早考過科舉,這樣或許就能在六部分授司官,又或者可以出京做個知縣,那樣才能有實用于天下啊?只是……學生實在慚愧,大人上次離京,到現在也有六年了,這會試之事,咱們幾個……還都沒能中式呢。”一旁的俞正燮倒是主動向阮元言道,阮元看向龔自珍、張集馨二人時,也是一般表情,如此說來,三人竟是至今仍未考上進士。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