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1/2)
金樹本還真沒說錯,此刻的馮云山,正端坐在天王府的真神殿內,而坐在他面前的,正是義王石達開、信王羅大綱,還有乙五師師長梁培友、司法部部長黃玉琨,順漢師師長載垣以及劉勝邦等人。
“眾位愛卿,朕今日將你等召來,卻是有一要事,要詢問下。朕心中一直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因此想聽聽你們的看法!”馮云山開口道。
石達開心中一動,問道:“陛下,可是為帝國的國都定在哪里操心?”
馮云山哈哈一笑,朝石達開舉起大拇指:“義王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猜到了朕的難處。如今帝國占領了清妖的北京,又攻陷了天國的天京,這兩處皆是適合立為國都之處,朕卻是為兩地為難了!”
眾人一聽,均是心中一動。南北的國都確立,關系到一國的國運,事關重大,難怪陛下會這么猶豫不決。
石達開既然猜到了馮云山的想法,自然是有所考慮過。他當下回稟道:“陛下,微臣覺得,北京有北京的好處,而天京有天京的好處。此事關乎帝國的根本,卻是還要陛下您來定奪。微臣只是嘴上說說,陛下姑且聽之!”
“微臣認為,首選是北京城。一來,北京是清妖的國都,我帝國將清妖擊敗,搶占其國都,順理成章便可立為國都。而且,北京城也是元蒙、明朝等國都,相當于立都三代有余,五百多年的古都,說明其地龍脈興旺,卻是開國之所。二來,北京地理位置很適合。它處于燕云山脈之間,有長城阻擋,大大降低了草原蒙古人的威脅。不但如此,還有已經修建的京杭大運河可以直通天津府城,最終連通著江南水鄉富饒之地,而且通過天津還可以直接通往海外。”
“三來,陛下,北京城中,已有紫禁城等眾多宮殿,還有圓明園等園林,若是以之為都,便不用再行修建,能節省大筆開支,利國利民。”石達開說了三個立都北京城的優點,停了停,繼續說道:“陛下,最為關鍵的是北京位于北方,所謂座北朝南,至北向南有傾吞天下之大勢,此謂大勢所趨,民心所向。還可以以北京為根基,鎮壓滿蒙,徹底占領整個北方!當然,立足北京城也有缺點,北方糧食短缺,都要從南方漕運海運,要耗費不少人力財力。”
馮云山思索起來,石達開說的,基本將北京城的情況都講到了,看來他沒少思索過這個問題。
他知道,如今自己面臨的,其實在歷史上政權變更時,也同樣發生過,在選擇北京還是南京的問題上,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不可否認,北京作為國都,的確有他巨大的優勢,但同樣,也有很明顯的劣勢。后世中,孫國父不選擇北京,而是選擇南京作為國都,自然有他自己考慮,但袁大頭選擇北京作為國都,也同樣有他的私心在。拋開這些不談,單單在后世,選擇北京作為國都后,還不斷有人挑起這個話題討論,本身就說明北京做國都存在些問題。
事實上,北京作為首都,從一開始,皆是由明成祖朱棣而起。
后世解釋的是明代天子要守國門于北疆,因此在北京立都,是為了逼迫和對付游牧民族,而在馮云山看來,多半是因為朱棣篡位后,不愿回舊的國都南京,加上又習慣了他自己的封地北京城,便干脆立此為都,以正其名。
而自他以后,明以北京為都,導致滿清入關后,鄉巴佬進城,看見如此宏達的都城,便馬上也立為國都了。
這樣一來,搞得反倒覺得北京城就應該立為國都一樣。
馮云山卻是想拋開這些因素,聽聽眾人的意見。
他轉頭朝羅大綱道:“信王,你也說說你的意見。”
“陛下,微臣認為,首選是天京城!”羅大綱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石達開,發現后者正好也看向他,忙點點頭示意:“義王,羅某不是反駁你的意見,北京城的確很適合做首都。但羅某以為,天京更為合適一些!”
說著,羅大綱站了起來,朝馮云山一禮,道:“陛下,微臣也說三點。一是我中華帝國,原本叫太平圣國,不能否認,就是出自太平天國,而天京城正是太平天國的國都,延續下來繼續作為國都,名正言順。而且,聽說天京城自古便有‘虎踞龍盤’的說法,乃是風水寶地,歷朝古都,比北京城要歷史悠久得多。作為國都,最為合適!”
“二是地理位置。要說這方面,天京城的地理位置最好不過。雄霸長江南岸,又身處魚米之鄉的江南水鄉,產糧豐富,絲織盛行,吃穿行都不用愁了,作為國都最好不過。而且,天京城易守難攻,有長江作為天險,設立幾座重型炮臺防守江岸,便可屹立不倒之地,正可保我中華帝國的萬年基業!”
“三是正統性!北京城是清妖的國都,帝國若以之為都,有繼承滿清之嫌。而天京則不同,歷朝歷代以此為都的,都是真正的漢家政權,最為正統。加上洪秀全興建了耗資巨大的天王府,再稍加改造,正好可以直接作為陛下的皇宮。”羅大綱說完,朝馮云山行了一禮,又退回自己的座位上。
馮云山沒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羅大綱,竟然能說這么多,分析得頭頭是道。
的確,單純從經濟角度分析,位于江南富庶之地的南京,才是立為國都的最好選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