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圣軍整編(下)(1/2)
第二十四章圣軍整編(下)
接下來,馮紹光在圣軍中又頒布諭令,制作圣王大印,對下轄主要將領官職重新授予,重發官照。
武將方面,升林鳳祥為土官正將軍,越級升羅大綱為金官副將軍,李開芳為炎官副將軍,升劉勝邦、白暉懷為御林侍衛,職同副將軍,梁立泰為木一總制,蘇三娘為水一總制,胡大妹為水二總制,盧七升為監軍,陸順德、何賤茍、陳德風均升為軍帥。
其余羅大綱的族兄羅瓊樹和羅大綱的兒子羅飛德都由旅帥升為師帥,仍在羅大綱帳下聽命;譚紹光、鄭元伯、蔣天益、何祿等更越級授師帥職。陳天仕、陳水太授旅帥職。陳玉成、江忠義、范汝增、林始發、譚體元、林啟榮皆授予卒長職。
說到江忠義,他唯一的任務便是,以身說法,勸說在押的清軍俘虜投降,確定不降的或者罪大惡極的清兵,也由他帶人執行斬首,如此一來,他再也回不了頭。盡管這樣,在他身邊,還始終跟著一臉警惕的譚體元,時刻監督著,即便譚不在,也會換其他圣兵盯著。
文官這邊,黃玉昆仍為殿左一指揮,黃益蕓為圣軍總拯危急,職同總制,吳如孝任圣軍副總典買辦,職同總制,周勝坤任圣軍副總典圣庫,周勝富任圣軍副典硝,曾玉珩為圣軍典機匠,曾觀瀾為圣殿承宣,謝享才、何見機均為圣殿簿書。
當天便開始全軍整編,廢除原有太平天國后一軍至后四軍番號。
將原后一軍改為圣一軍,從新加入鄉民中挑選強壯者二千四百人,加上原有二千八百將士,共計能作戰的牌面將士五千二百余人,勉強達到一軍完整編制的四成,既保證了基本編制,又不失戰力。
另外為幫助圣一軍從后勤俗務解脫出來,集中力量作戰,馮紹光又再配以百分之二十的非作戰牌尾比例,予以輔助,不占圣一軍編制,聽從圣一軍指揮,從牌尾、輜重營中補入伙夫、衛生清掃、漿洗、守衛巡查等后勤輔助人員一千余名。
圣一軍由新任金官副將軍羅大綱統率,陸順德任軍帥,羅瓊樹和羅飛德任師帥。
原后二軍改為圣二軍,亦與圣一軍類似,從新入鄉民中挑選二千五百余人,加上原有的三千五百名將士,共計能作戰的牌面將士六千余人,配以非作戰的牌尾部隊一千二百余名。
圣二軍由新任土官正將軍林鳳祥統率,盧七為監軍,陳德風任軍帥,譚紹光、鄭元伯任師帥。
又將后三軍后四軍全部解散,新成立圣三軍,新附天地會眾均納入其中,合計七千余人,因招兵時在大帳外四處樹立大旗,上書道州營,故此眾人又稱圣三軍為道州大旗營。同樣配以非作戰的牌尾部隊一千五百余名。
圣三軍由新任炎官副將軍李開芳統率,水一總制蘇三娘副之,何賤茍任軍帥,蔣天益、何祿等本地人士任師帥。
另外,又單獨設置圣王御林軍和后勤軍兩軍。
圣王御林軍由殿左一指揮黃玉昆統轄,含親衛營、細作營、監察營。
劉勝邦領親衛營,目前暫時只有親衛二百余人。梁立泰領細作營,有細作二百余人,大部在外探查消息,又從解散的后三后四兩軍中,挑選其中能戰女兵補入四百余人,編進細作營,加強細作偵查力量。白暉懷領新成立的監察營,暫時從細作營中抽調十數人,專司監察各軍將領之責。
后勤軍,暫由馮紹光親自統領,含女護營、繡錦營、器械營、輜重營。
挑選八百年輕者,皆編入女護營。剩余一千五百婦女,皆入繡錦營,由梁立泰之妻廖大妹統管,負責紡織布匹,縫制軍服旗幟。女護營仍由胡大妹統領,由黃益蕓日常教授醫理,專司傷病圣軍將士的救死扶傷之職。器械營和輜重營暫由剩余的童子軍和原輜重牌尾等組成,分別由曾玉珩和周勝坤統領。
所有軍營中專職圣教教職人員,均由廣西老兄弟推舉選出,再報馮紹光任命。
新編入的圣軍戰士大部分為道州附近天地會眾,都是廣西、湖南邊境的農民,久經戰事,其單兵作戰等軍事經驗,已遠遠超過多年未曾訓練的清廷綠營士兵,只是軍事配合較差,屬于流寇作戰模式。而太平圣軍的廣西老兄弟,在一年來的廝殺中,迅速的成熟起來,基本具有下層軍官的基本素質和臨陣指揮才能。兩者結合,則只待一個指揮者,將他們有效的組織起來,便能成為一股決定乾坤的巨大力量。
馮紹光,當仁不讓地,成為了這個指揮者。
馮紹光根據記憶,又讓謝享才搜集資料,進行整理,專門編寫了初步的練兵之法。以明代著名軍事將領戚繼光所創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部分內容為范本,融合后世無敵軍中的思想教育,形成了《圣軍練兵紀要》。由于時間的倉促,暫時只收錄操練、行營、實戰、圣教組織建設等內容,其他膽氣、營陣、守哨、戰法、武器等內容,待日后再慢慢完善。
其中,圣教組織建設,乃是馮紹光根據后世無敵軍的軍隊思想教育內容,結合圣教教條、圣軍軍紀等各方面內容,糅雜在一起的思想建設綱領,一個目的,就是給所有圣軍戰士,潛移默化地植入一切以圣教、圣王的思想為主導思想。圣軍,以保護圣王和圣教為榮,以服從圣王命令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