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幕 林肯當選以及意識形態的斗爭(2/3)
商品。
而在這一次的總統選舉當中,林肯就是被廣而告之的商品。
最關鍵的是,鋪天蓋地對于林肯的宣傳,卻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感。
為什么呢?
因為,針對于林肯的廣告,是以故事為核心。
而這些小故事小雞湯的核心,則是某種程度上的“政治正確”。
是一些人們普遍渴望的美好品質。
例如,林肯已經第十次競選總統了,因此他擁有百折不撓的優秀品質。
又例如,林肯的心地又是如何善良,他在最困頓的時候,幫助了多少需要幫助的人。
不管是誰,內心都有一些柔軟的地方。
對于一些雖然自己做不到,但是卻希望自己有的優秀品質,他們總是想要擁有。
而林肯,就被道格塑造成了這樣一個優秀品質的集合體。
只要在美國報業集團覆蓋的地方,就沒有人能夠戰勝林肯。
當然了,這主要是北方的情況。
南方相對來說,就比較微妙了。
美國報業集團和美國銀行,在那里的業務拓展,就像是其它的所有北方產業一樣,都是舉步維艱,萬分困難。
為什么會這樣呢?
原因很簡單。
就是因為美國的北方,不是美國南方的主要貿易對象。
南方的主要貿易對象是英帝國。
因此,英國的巴林銀行,是南方奴隸主們最喜歡的銀行。
因此,美國的風俗習慣,在這里廣受歡迎。
就連報紙,這里的人更喜歡閱讀的也是漂洋過海不知多久,早就已經失去了時效性的英國報紙。
而不是所謂的美國報業集團的報紙。
唯一可能還會有一點點滲透的。
也就只有,《驚奇故事》、《范特西》、《狂想》,這三本雜志了。
不過,這三本雜志,雖然在南方的年輕人中間流傳,但是當他們長輩看到的時候,卻是會毫不猶豫的撕毀。
為什么呢?
因為里面有一些東西,在長輩們看來實在是太危險了。
其中,最危險的就是所謂的機器人解放。
自《狂想》上一篇受人類奴役的機器人,開始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的故事開始,機器人造反人類的題材,就成為了風行的題材。
而這種題材,對于南方的年輕人來說,有勁兒,刺激,就像是在腦內做過山車一樣爽。
但是對于南方的成年人來說,這卻是一次可怕的文化入侵。
因為,南方立足的根本就是種植園制度。
而在軋棉機發明后,種植棉花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在田地里摘棉朵了。
那些摘棉朵的人是誰?
是黑人。
他們是什么身份?
他們是奴隸身份。
他們就像是書中的機器人一樣,不享受人的待遇,坐著某種重復性的工作,由生到死。
這可惡的美國報業集團,就是在影射!
但是,有時候事情就是這么奇怪。
每當成年人們想要封禁什么,什么東西就越會流傳。
甚至,連續多原本對于《驚奇故事》、《范特西》、《狂想》不感興趣的孩子,也因為家長的激烈反應,而對這些故事產生了興趣。
而虛構故事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被相對輕易的模仿和學習。
因此,雜志雖然沒有了,但是卻出現了口口相傳的故事。
這些故事無一例外,都充滿了暴力和血腥,充滿了一個群體對于另一個群體的暴力對抗。
因為,只有這些粗暴而淺顯的東西,才能滿足年輕人的旺盛的欲望。
而他們幻想的模板,基于的就是機器人的反抗大戰。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機器人是什么。
大概,也許,就和軋棉機差不多吧。
嗯……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對于機器人的理解和幻想,非常的新浪潮……
而他們在創作幻想作品的時候,又會以現實當中身邊的事情作為參考。
就在這不斷的創作當中,這些原本膚淺的孩子們,遇到了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呢?
就是。
我們是不是就是故事當中的反派。
而那些造反的機器人,究竟是軋棉機還是黑人。
他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開始迷惑,開始迷惘。
無論是虛構寫作還是非虛構寫作,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從人類的真實體驗作為出發,創作出來的故事。
因此,不管是什么類型的作品,最終終將反應現實。
哪怕是野獸與美女的故事,吸血鬼城堡的故事,也都是在反應現實。
前者代表著相比于美女,更像是野獸一樣的普通人,對于美女的渴望。
后者則是普通的民眾,對于舊歐洲的貴族的向往和害怕。
不過,當故事的創作者發現野獸不可能擁有美女的時候,野獸就變成了王子。
當人們既畏懼吸血鬼,又渴望變成他們的時候,就出現了奇怪的吸血鬼類型文學。
前者是對于自身身份的控訴,是對于現實的妥協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