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幕 吞一千根針(1/2)
盡管道格的產業,已經默默地向外擴散,但是核心成員,卻依舊是身邊這幾個人。
絕大多數人,并不能認識到管理的難度。因為他們終其一生,都很領導超過十個人。
雖然許多企業看似光鮮,在只要走進內部,就會發現它們實際上也只是外表光鮮而已。
擁有著不俗歷史的他們,哪怕實力依然還在,但是總是好像做什么都力不從心。
這就是管理出了問題。
為什么都是一些擁有較長歷史,至少已經進入平穩發展的企業,會暴露出管理問題呢?
難道,那些初創的企業就沒有管理問題么?
當然也有。
只不過,還沒等管理方面的問題暴露,就已經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倒閉了。
如今,道格手下的產業,已經橫跨了傳媒、娛樂、化工、裝備制造四個領域。
其中前三個由道格直接管理,最后一個由奧利弗-溫徹斯特管理。
別看道格每天的事情看似不多,但就只算是三個模塊的細碎事情,就已經可以消耗掉他整整一天的事情了。
道格是一個舍得放權,舍得授權的人,他不認為事必躬親是一件好事兒。
因為,人的精力很有限,如果都集中在細節,大方向又該由誰來統領呢?
再說了,在行業發展的上升階段,快速的擴張占領市場,來帶的收益要遠比精細化管理要來得多。
所以,道格就有個想法,他想要建立一個參謀總部。
總參謀部的雛形,出現在十七世紀的中葉。
一六四零年,普魯士效仿瑞當時先進的瑞典軍隊,組建了軍需總監部。
軍需總監部負責工兵勤務、選擇行軍道路和宿營地、構筑陣地等任務。
到了腓特烈大帝時代,均需總監部又增加了傳令、為行軍不對指路、以及為將帥們起草報告和文書的任務。
簡單來說,就是培養一群專業的人,讓他們做專業的事情。
軍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工業生產之外,最需要精密指揮體系的產業了。
道格心中有著現代化企業管理的經驗,但是他在創立這個部門,說服其他人的時候,需要提的卻是普魯士的軍需總監部。
好在,這也符合他的身份。
一個德裔,有著像是道格這樣的想法,在其他人看來或許很正常。
到了下午四點,雄鷹銀行對外營業的部分就關門了。
盡管依舊排著長長的隊伍,但是規矩就是規矩,隨著柜員們的相繼離去,想要兌換金屬貨幣的人,也只能無奈的散去。
不過,雖然還是有抱怨聲傳來。
但是相比于之前一天,抱怨的內容已經發生了改變。
已經從抱怨自己根本兌換不到多少金屬貨幣,擔心雄鷹銀行突然暴斃,自己手中持有的銀行券全部成為廢紙。
到了抱怨排隊時間太長,兌換的人太多,自己再排隊,就要耽誤自己的工作了。
雖然,依舊還是在抱怨。
但是,后者已經說明,這些排隊兌換金屬貨幣的人,潛意識里已經覺得雄鷹銀行不會倒閉了。
這是一個好消息!
金屬貨幣在歷史上能夠長久存在,自然有它的理由。
但是,以銀行券為首的紙質貨幣,開始流行,開始被接受,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金屬貨幣盡管有著性狀穩定,易分割,天然就是貨幣的特點。
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重量和體積,就讓它與大規模交易絕緣了。
因為,對于大規模交易來說,它們太重了。
因此,就需要一個組織,將這些金銀存儲起來,然后向外發行票據。
當有大筆交易的時候,只要交易這些票據,就能夠完成交易了。
而不必再傻傻的搬運那些不能吃,也不能喝的貴金屬。
特別是在商業越發達的地方,對于這種貴金屬憑證的需求也就越高。
因為,商業越發達,交易的次數也就越高,搬運貴金屬的時間,甚至已經影響到交易了。
因為,許多交易在貴金屬還沒有運達的時候,就已經演變成了更多單的交易。
整個交易系統,在金屬貨幣的體系下,是有滯后性,是無法達到最高效率的。
因此,銀行券會成為未來的趨勢也主流。
而發行銀行券的銀行,也不是乖寶寶,老老實實的看著黃金、白銀躺在倉庫里,而不會發更多的貨幣。
后來,銀行甚至發現,只要保留發行金額百分之五左右的黃金,就能支撐日常的兌換。
他們美其名曰,把這個叫做準備金率。
而從他們邁出這一步開始,它們就開始看重“信用”,害怕“擠兌”了。
不過,銀行持有在私人手中,那些持有銀行券的人總是會擔心。
因此,道格有計劃為雄鷹銀行和它收購入股的銀行改個名字,叫做“美國銀行”。
哪怕除了名字一切都沒變,那些普通人看到“美國銀行”,就會天生誕生出更多的信任感。
在其它的國家,這種將私人銀行改名成國家冠名銀行的行徑估計是行不通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