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新能源汽車(2/3)
改變Baidu的未來,那么就不會輕易放棄。
“我理解你們的考慮,但如果我能為Baidu找到一個新的收入來源呢?不僅不用冒著醫療風險,擔著被全國輿論唾罵的威脅賺錢,還可以得到比做醫療廣告更多的收入。”
“愿聞其詳”
“造車”
“造車???”
“沒錯,就是造車,新能源汽車,短則兩年,長則5年,Baidu就可以從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實現收益”
人工智能興起后,BAIDU原本就是注重研發智能駕駛,葉傾現在只不過是讓其提前了數年而已。
“新能源汽車?葉總說的話越來越讓人匪夷所思了”
“怎么,諸位對新能源汽車不看好?”
“大家有誰聽過特斯拉嗎?”
一名高管點點頭:“我知道,是M國一家造電動汽車的企業”
“沒錯,M國的特斯拉已經在開始做了,我們為什么不能跟進呢?新能源汽車可沒有傳統燃油汽車那么多的門檻,只要我們有更先進的技術,完全可以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企業”
可能很多對汽車歷史發展不是很了解的朋友會認為,電動車的發展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并興起的。其實不然,早在1873年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就制造出第一輛實用的四輪電動汽車,這比現代汽車鼻祖的卡爾·奔馳于1886年公開測試的第一輛內燃機汽車“奔馳1號”還要早13年左右。但是由于成本和技術方面的限制加上續航里程短等因素,上世紀四十年代,電動汽車在和燃油車競爭中陷入瓶頸時期并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日月星辰,斗轉星移。一晃30多年過去了,當汽油機正處繁榮盛世時,1973年爆發的中東石油危機敲響了能源緊缺的警鐘,人們不得不開始關注其它動力的汽車,因此電動車再一次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中。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RIBEN和M國生產了一系列電動汽車,比如克萊斯勒TEVan和豐田EV。名氣最大的屬1990年,通用汽車在洛杉磯車展上展出的一款雙座概念跑車EV1,它是通用開發的第一輛現代化電動汽車,從靜止加速到96km/h的時間小于9s,一次充電可以行駛144km,轟動一時,成為上世紀90年代電動車的經典之作。不過,它們最終都是曇花一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21世紀,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制造一款高續航,高性能的環保電動汽車呼聲再次響起。雖然屢次出現機會, 但電動車確發展不起來,根源在于它不僅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充電麻煩、保養成本高以及續航里程短等問題,這些弱點嚴重阻礙了電動車的普及。但是通常隨著歷史劇情的發展,這時會出現一個攻破各個難題的主角,而特斯拉恰好在這個時候誕生了。
誰能想到此時毫不起眼的特斯拉會為短短數年后成為顛覆人們出行方式的一家企業?在大家還在質疑電動汽車根本不行的時候,特斯拉已經在全球攻城拔寨,其CEO更是憑借特斯拉的恐怖市值成為全球新首富,直接干翻比爾蓋茨,巴菲特這些老牌寡頭。
2003年7月1日,馬丁·艾伯哈德與長期商業伙伴馬克·塔彭寧共同創立了特斯拉公司。
由于艾伯哈德沒有建造電動跑車所需資金和材料制造經驗,最終找到AC Propulsion公司。在AC Propulsion公司CEO的引見下找到埃隆·馬斯克,2004年2月,馬斯克向艾伯哈德的團隊特斯拉(TESLA)投資630萬美元,但條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長、并擁有所有事務的最終決定權。2004年到2006年,雖然特斯拉公司人數一路由20人增至150人。但首款車型Tesla Roadster的研發工作卻遭遇了瓶頸。2007年,危機集中爆發,而變速箱問題成為導火索。作為一輛堪比保時捷和法拉利的超級跑車,Tesla Roadster對高性能加速的要求非常高,這時候,普通電動車不配備多級變速箱的情況顯然不能滿足Roadster的需求,因為異步電機在低轉速的情況下功率輸出效率較低,所以引入二級變速箱順理成章。但問題是,如何在高壓高功率電控系統和變速箱協調之間做系統性研發,業界還沒有先例。克服重重困難,Tesla Roadster還是投產成功了。
2008年10月,第一批Tesla Roadster下線并開始交付。但原計劃售價10萬的Roadster實際成本卻高達12萬,和既定的7萬成本相距甚遠,馬斯克不得不將售價提升至11萬。這一舉動引來預定客戶的極大不滿,在洛杉磯舉行的客戶見面會上,憤怒的購買者差點把馬斯克圍攻暈倒。當Tesla面臨賠錢賣車的窘境并資金出現困難的時候。馬斯克用先進的技術打動了戴姆勒,后者最終投資7000萬美元收購Tesla 10%的股份,兩家公司也進入更緊密的戰略合作階段。不久后,Tesla又與豐田簽訂合作協議,為豐田提供電池組以及電動發動機。為了維持現金流,馬斯克又拿出了自己僅存的6000萬美元,用于生產和工程的流動資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