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點本】180十章 爭峰(2/5)
年選址之時,想必也曾立于這萬壽山上,臨風覽勝,觀天下形勢,您何不法而效之,一結先祖之余風呢。”
隆慶欣然振奮道:“說得好。”轉向徐階一笑:“閣老啊,您若是覺得身體難以支持,便在此等候,或是先回去歇息就是,朕與眾卿去去就回。”向旁邊使個眼色,馮保唱聲道:“皇上起駕,。”
眼瞧常思豪等人擁駕前行,徐階眉凝目冷,胡須飄抖,面沉似水,身旁有人湊近低道:“閣老,如今已然攔擋不住了,此刻若不跟上去,不知道他們還會在皇上身邊講些什么,說不定會對咱們大大不利。”徐階嗯聲壓了口氣,當下咬咬牙于后跟上,
常言說望山跑死馬,萬壽山看著雖近,但尋路走來迂蜒曲折,道路可是不近,常思豪、劉金吾這些人年輕力壯,登山涉水不在話下,隆慶坐在輦上由人抬著更是絲毫不累,徐階這老腿卻是愈來愈邁不動,走一程,拉開一點距離,走一程,速度便往下又減,越走越慢,越拉越遠,李春芳和張居正分別讓出身位,在左右扶持,百官中有一大部分人壓在他三人后面緩緩而行,也有一部分人腳步輕捷,追隨陳以勤,緊跟在皇上身邊,
常思豪見計已成,估計再過不久就能將徐階甩得遠遠的,一時大感快慰,手扶在輦上暗用內勁,輦夫覺得肩頭一輕,走起路來更是輕捷,雖然山勢見陡,速度反而越來越快,劉金吾和他交遞眼神,暗自壞笑不已,行了一段,忽聽步音潮響,常思豪回頭一看,就見第二陣營的人忽然加起速度追了上來,為首一人平眉細目,面如銀盆,將徐階負在背上疾行追來,步履輕捷如飛,
劉金吾向后略墜,貼耳過來道:“那人便是譚綸譚子理。”常思豪冷眼瞧著道:“壇子里,那是被腌的咸菜,還是罐養的王八呢。”劉金吾聽得竊笑,眼見對方愈追愈近,也便不再說了,
一行人登上山脊,隆慶下輦,在眾人護衛之下親自爬上頂峰,放眼望去,但見高天藍徹、嶺上云白,清泠泠陽光如洗,四周山巒層疊,虎勢龍威,氣象萬千,立身其間頗有孤影離塵之感,山風過處衣袂飄飛,更具乘風若仙之姿,他胸襟一闊之余,腰板也不由自主地挺拔起來,感嘆道:“凌峰迥眺,才見物華錦繡,回首來路,方顯踵底塵幽,古來登臨之意,朕知之矣。”
常思豪笑道:“皇上,經您這一說,我倒忽然想起一個故事。”
隆慶道:“哦,說來聽聽。”
常思豪道:“說有個人,去找老和尚問如何參禪才能開悟,老和尚尿急,說我上完茅廁再告訴你,走到門邊,回頭對那人說:‘你看,都說我是得道高僧,可惜撒尿還得自己去,’”
他這話甚是粗俗,隆慶倒也不怪,當風而笑道:“是啊,有些事情,是別人替代不來的,若非聽賢弟建議登高一觀,想朕今日絕不會如此開心。”
徐階上得峰來已被譚綸放下,此刻遞過眼神,譚綸會意,近前來施禮道:“皇上,臣對此地頗為熟悉,愿為皇上解說地理風情。”隆慶點頭許了,譚綸向前邁了半步,插身擋在常思豪之前,揚臂西指道:“皇上,從此向西五十里便是居庸關,關外是八達嶺,當年成吉思汗即破此關而入,長驅大進滅了金國,如今關城乃我太祖爺命徐達所建,是為京西最重要的一道關隘。”
隆慶緩緩點頭,
譚綸手指橫移,“向北五十里則是黃花城,那里九分山水一分田,形勢險峻,水連渤海,西映居庸,也是京師重要的門戶,西北則為慕田峪,長城由此向東去,過密云、大華山,便遠連黃松峪、馬蘭關了,這一線皆屬京師屏障,為韃靼、土蠻、朵顏等經常寇犯之所。”
隆慶向在京師之內,極少出行,雖看過地形圖,畢竟不如眼前實在,心想韃靼、土蠻之輩,動輒率十萬之眾,奔襲侵略,如狼似虎,僅靠那幾處關隘,一道長城,豈能攔擋得住,邊防一個不慎,就要導致兵潰圍城,有滅國之虞,不能不讓人憂慮,想到這兒凝目說道:“今日朕躬謁我祖考陵寢,始知邊鎮去京切近如此,如今邊事久壞,朝中卻無一人為朕實心整理,幸有云中侯前日從遼東歸來,帶回邊北真實情況,朕才知邊境實有壘卵之危,朝中欺上瞞下,報喜而不報憂,奏章中但逞辭說、弄虛文,言無一真,將來豈不誤事,譚愛卿,你在兵部已久,還當替朕把這份心操起才是。”
譚綸忙躬身道:“是,如今邊況疏弛至此,臣之責也。”又湊近些許:“皇上,京師、陵寢均為腹心重地,與虜營近密,薊鎮藩屏于東,宣鎮股肱于西,為京師左右之強輔,若能使二鎮守臣實心干濟,京師必可恃之無憂,然而如今兩地文武官員矛盾重重,自相參商,內耗嚴重,人浮于事,臣幾度有心整理,奈何下面部屬各有來路,關系錯綜,牽一發而動全身,實令臣裹足難行。”
隆慶眉頭皺起,道:“那依愛卿之意,該當如何呢。”
徐階已經緩過氣來,適時近前拱手道:“皇上,軍務之事,與政務不同,需得疾警決斷才好,以老臣之見,應當將邊北遼東、宣薊一線官員進行重新清理安排,一應軍務交由譚大人親力主持,令得專斷,勿使巡按、巡關御史參與其間,以免多生議論,使其跋前躓后,進退兩難。”
常思豪大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