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上不去,下不來(1/3)
四點五十五分,刺耳的軍號聲在紅月干道的西側丘陵間炸響,一道道黑紅色的“波紋”翻越崎嶇不平的山路,向嘉蘭軍團右翼發起攻勢。
三千多名急行軍,準備側擊軍旗山包圍網守軍陣地的帝國士兵們驚慌失措,不得不在沒能完成集結的情況下轉身應戰;零零散散的連隊綿延在山路之間,根本構不成任何意義上的防線,甚至于因為不知道敵人是誰,在哪兒,只是被前面的部隊擋住道路在破口大罵。
當然,這種情況原本是不會出現的,聰明如嘉蘭爵士也不會犯這種讓部隊失去聯絡,組織崩潰的錯誤——居高臨下的高地指揮部,完全有能力在第一時間為山坡下的軍隊提供訊號,告訴他們戰況和敵人方向,繼續進攻亦或者緊急撤退。
但偏偏他現在行不通了!
一輪毫無準備的突擊,直接打亂了嘉蘭爵士的節奏,部下的無能透頂導致他不得不收縮高地的部隊,全力以赴應對安森·巴赫有組織,有預謀而且不講道理的偷襲。
在混亂的戰場上想要向遠處的軍隊傳遞命令和情報,除了不知道能不能按時趕到,需要看運氣的傳令兵之外,信號旗和聲響(火炮和樂器皆可)算是最常見的手段,另外當然也有狼煙之類的方式,原理也基本相同。
畢竟除了教廷,還沒有哪個勢力掌握了遠程傳輸信息的能力。
而這里面就有兩個問題了:首先是莉莎的襲擊直接威脅到了炮兵陣地,嘉蘭爵士根本不敢怠慢立刻組織轉移,緊接著因為要穩定高地指揮部的情緒,他本人還全程坐鎮指揮軍隊反擊,給下面部隊發情報這種“瑣碎小事”,自然就不得不暫時延后……
但安森和夏爾·桑德斯顯然不會延后,不僅沒遲到,還要趁著他反應不及時的空檔,對著一盤散沙的敵軍側翼全線壓上,狠狠的打擊。
“游騎兵軍團——進攻!”
將近五千人規模的騎兵師展開散兵線,十分嫻熟的一分為三,中軍以縱隊發動沖擊,兩側快速包抄敵人先頭與斷后的部隊,把一盤散沙的嘉蘭軍團側翼從中間撕開,以雷霆壓頂的兇猛攻勢發起刺刀沖鋒。
是的,沒時間磨磨蹭蹭的線列射擊了,必須立刻用刺刀結束戰斗。
面對突然出現的敵人,嘉蘭軍團的騎士和士兵們盡管慌張,但還是迅速原地集結,組成密集的射擊線列,有條不紊的一排排扣動扳機。
盡管帝國步兵的射擊準頭差是出了名的,但在五十公尺還是齊射的加持下依然有不小的威力;槍口噴涌而出的白霧染上了血色,沖鋒的士兵身影交錯不斷的倒下,捂著被鉛彈撕開的傷口慘叫不止。
但再兇猛的火力,也擋不住區區五十公尺的距離…踩著同伴的鮮血,毫不猶豫的沖入了帝國線列兵的方陣,與敵人絞殺在一起。
冷冽的刺刀相互交錯,甚至有的驃騎兵戰士們拔出了隨身攜帶的馬刀,配合隊友沖入人群中左右砍殺,瘋狂撕扯著敵人臨時構建的防線。
“這正是我們克洛維騎兵的戰斗方式!”
戰線后方,舉著單筒望遠鏡的夏爾·桑德斯對著安森吹噓道:“許多人都認為克洛維騎兵不如帝國,實際上這是個巨大的謬誤和偏見,雙方僅僅是作戰理念不同罷了。”
“帝國的騎兵強調配合,沖擊力以及對敵人陣線的摧毀能力,是一支軍隊中絕對的核心與主力,而我們的騎兵則不同,絕對的機動性才是最為看重的;拋棄陣線,以最快的速度第一個投入戰斗,擾亂敵人的部署,為步兵創造戰機,正是克洛維驃騎兵的最大長處!”
“許多軍官片面的認為騎兵就應該是帝國那樣,實在是錯得離譜;按照他們那樣去使用克洛維騎兵,當然會覺得這也是問題,那也是問題了。”騎兵上校抱怨道,然后話鋒一轉開始吹捧某位總司令:
“倒是精通散兵戰術的您卻能慧眼識人,挖掘出克洛維騎兵的真正潛力,才讓我們這些常年受人排擠的家伙有了用武之地!”
面對某人的吹捧,安森也只能保持禮貌的微笑不說話——開什么玩笑,只有機動性和襲擾的能力,這不就側面佐證了克洛維騎兵確實不如帝國嗎?
當然這一點也確實是多方因素導致的:比如克洛維沒有騎士傳統,比如騎兵太過昂貴,全副武裝的精銳驃騎兵花費幾乎等同十名甚至十五名線列步兵,比如優良的馬種幾乎被帝國壟斷,要么就是掌握在某些豪門手中……
但克洛維騎兵不如帝國這一點也確實是事實,沒什么好說的;硬要說的話,以步兵擔任戰斗核心主力軍的克洛維也確實沒必要像帝國那樣培養騎兵;那等于徹底推翻現在所有的軍事理論,全部重頭開始,既沒必要也過分愚蠢。
在安森眼中克洛維騎兵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兼具襲擾和偵察的任務就足夠了,但規模必須要上去;理想情況下最好能和步兵達到四比一,甚至三比一的狀態。
歸根結底,就是提高軍隊的偵察和反應能力,以及后勤和通訊方面的效率;本土作戰的克洛維能夠倚靠鐵路和物流系統保持高機動性,可只要離開本土就立刻不靈了,遠遠不如以騎兵為主的帝國更加高效靈活。
想要維持這種優勢,大編制的騎兵部隊,尤其是輕裝騎兵必不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