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女人們對皇帝受傷的反應(1/3)
傳信使把戰場上的好消息和壞消息通過驛者,傳到長安。
監軍的太子劉盈接到前方戰利的消息很是興奮,前去報告給母親。同時,皇帝壓倒性勝利的消息也在長安坊間和宮里流傳開來,大家載歌載舞,高唱大漢萬年,皇帝萬年!
呂雉也放了心,然后新的消息再度傳來,皇帝除了封了劉長為淮南王,還在戰場臨時起意,把荊國改為吳國,準備封侄子劉濞為吳王。
呂雉像所有看家護院的主母一樣,不開心自己的丈夫把封土給兄弟們的兒子。劉濞是二哥劉仲的兒子,劉邦哥四個,除老大死早沒見過,其他兩兄弟就是村民的做派,不可塑造,窩囊得可以,不僅不會打仗,給個封國當甩手國王也當不好,敵人還沒來自己先拔腿就跑,從不管什么國民遭蹂/躪,一個個凈屬吃啥啥凈,做啥啥不行的主兒。
但唯有此侄不知隨了誰,武功不弱,人也機靈,倒有一副蠻霸之勇。但呂雉也不喜,更不喜歡把自家東西這么往外送!不就一個侄子嗎?有功,封個侯多賞賜也就是了,怎么就偏得和皇室子嗣一樣,也得封王啊?弄了半天,累死累活,各個劉姓王的封土加起來,大大超過未來漢二世劉盈管轄下的土地,這皇帝還能當安穩嗎?有好好的郡縣制不用,為何非得再造諸侯國?這不是給子孫后代制造麻煩嗎?你老東西這些年馬不停蹄到處平定異姓王,跑不了你的兒子孫子還得馬不停蹄平定這些同姓王呢。
還真一語成讖,果然在劉邦孫輩景帝時代發生了七王之亂,全是劉姓宗室造反,為首的就是這吳王劉濞。
劉邦雖然一直瞧不上女性,認為女人頭發長,但見識不一定短。尤其呂雉這樣洞悉了權勢運作秘密的。
劉邦封劉濞為吳王時,也是臨時起意,大戰英布時,突然身邊就躥起一個驍勇善戰的年輕小將,定睛一瞧,大侄子啊!劉家在戰場上終于后繼有人了!熱血之下,別人一薦就封了。但到封綬、交大印和符信時,劉邦又想過來了,尤其再搭眼看一眼這侄子,那股蠻橫、霸氣側漏之態,隱隱有點后悔,自己咋就心頭一熱又亂許諾了呢?雖然二哥的兒子不是外人,但自家不還有一個剛出生的第八子劉建還沒封嗎?但后悔也來不及了。
劉邦頗有預感地撫摸著這親侄子后背,開玩笑,“看你有反相啊!老子可會夜觀天相,看到五十年后,大漢東南方向有忤逆反叛者,是不是你啊?”
嚇得劉濞大氣不敢出,馬上指天發誓:一輩子忠心漢室!
但幾十年后的事情,事過景遷,說反還是要反的。
那天,呂雉正在椒房殿看丞相的奏章,尤其是今年的田賦之高,讓她皺眉,雖遠沒到當年始皇帝高田賦的地步,但八稅一,已經高到讓種過田的皇后搓火了。但也沒辦法,現在平叛啊,士兵需要吃飯,有功之士需要獎賞…….現在能緩解一下的,只能宮中各處節儉了。
此時竇女來報,“稟皇后,戚夫人正收拾細軟,帶趙王東出。”
呂雉一怔,平時這些小事是不理會的,現在非常時期,就放下手中簡,去了昭華臺,遠遠就看到昭華臺的家人子正在大包小包地往馬車上裝東西。蘭兒在一旁指揮,看到皇后過來,立碼大聲:“奴婢參見皇后。”
這一聲也是提醒在宮室里收拾的戚夫人,長樂宮之主來了。
果然,戚夫人輕施粉貸,和趙王一起低調地走了過來見禮。
“戚姬這是去哪里?”呂雉不想讓這個對手此時離開長安,在自己眼皮底下,與皇帝隔開,放心極了。
“稟皇后,秋日已過,冬天已臨,長安從深秋就開始寒冷,妾是定陶人,更適宜中原氣候,想東出過冬。”編完這個理由,戚夫人覺得也有點說不過去,以前自己從沒提過不喜歡長安的氣候啊。
戚夫人為何離開,沒有了皇帝在身邊,明知皇后痛恨自己卻動不得自己,這種虛假的全安感覺并沒那么好,倒是皇后經常站在朝堂上與丞相等人商討糧草問題,經常如君王一般站長樂宮東觀臺東望的景象,和她護崽的姿態,都讓自己不舒服。那太子原是儒雅有禮的孩子,讓皇后襯托的,如帝王一樣;仿佛皇后是王者,皇帝劉邦倒像個跑腿的功狗一樣,累死累活為椒房殿母子征戰天下。儼然皇帝不歸后,她們母子就可以號令天下了。這讓也曾幻想過站在朝堂上,接受朝臣朝拜的戚夫人難以接受,這長樂宮成了皇后的天下,簡直令人窒息,由其在別人眼皮底下一天天受煎熬,不如東出與皇帝匯合,反正前線勝利的大局似乎已定,自己和兒子趙王此去洛陽應該是安全的。到時皇帝平了亂,就勸皇帝在東都洛陽久住一陣,說不定如意登太子之位的宏愿還有希望。
呂雉對戚夫人的東去心知肚明,沒有皇帝的庇護,這寵姬幾乎找不到生存的價值了。但依然彬彬有禮地挽留,起碼要讓皇帝知道,自己可不是逼她走的。再說,此時趙子兒,石夫人等,聽說戚夫人要離開,也都禮節性地過來道別。
“東邊戰亂,即使東邊洛陽適宜居住,還是不太平。我身為趙王嫡母,需要在皇帝東征時,保護眾位皇子的周全。戚姬這般收拾,是打算一個人前往嗎?”
“如意年幼,離不開母親,妾此去是要帶如意一同走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