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掛印辭官(1/2)
一個驚天奇聞,在區區一日時間內,傳遍了整個永順縣城。
“黃縣丞辭官了!”
所有聽到這消息的人,全都被震得頭皮發麻,紛紛表示難以置信。
甚至還有生性謹慎之人,刻意與這些消息的散布者們保持距離,以免官府辟謠之后慘遭牽連。
如果這是個謠言,那分量確實足夠如此。
遙想當年,黃家上上下下為了幫他謀取到這個縣丞之位,不知耗費了多少祖輩幾代人時間,才慢慢積累出的人情與權勢。
而黃縣丞這些年來也沒有讓家族失望,他一個人就保障了整個家族生意順風順水。
當年的投入,也早已經十倍的賺了回來。
黃三爺在黃家的年輕一輩中絕對是毋庸置疑的棟梁之才。
當年黃三爺背負全家族的期冀和努力中舉時,還傳成了一段佳話。
鄉野百姓可能不具備那么炙熱的文人情懷,但這種艱辛努力最終成才的故事,總能傳播的最廣,可用作教育子弟的典范故事。
這也在黃縣丞上任之初,為他提供了不少民聲擁護。
可以說,這個縣丞之位,絕對算是整個黃家的命脈。
沒了縣丞之位,黃家立刻就要從永順縣頂級士族跌落下來。
如此情況下,就算黃縣丞當真有了隱退還鄉之心,也必然過不了家族那一關。
所以,他到底是為什么,突然毫無預兆的就要辭官呢?
不知多少人急忙趕赴黃家老宅,以探望的名義,來窺探黃縣丞的真實想法。
能趕赴黃宅的人,都是萬分精明之輩,自然能察覺到黃縣丞此次下臺,必然有一股力量在暗中推波助瀾,以至于黃縣丞都無力抗衡,所以必須要盡快了解到永順縣權力格局的變化。
這幾天黃府上的客人絡繹不絕,對這些前來探望的故友親朋,黃家通通只有一個說法,“低賤商賈隨意出入縣衙,致使官府威嚴盡失。”
“堂堂朝廷命官,竟甘愿與販夫走卒為伍,實乃自甘墮落。”
“吾輩士子,不愿做這等人的同僚,唯有辭去官職,眼不見為凈。”
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而且很符合一些讀書人孤芳自賞的想法。唯有那些真正了解黃縣丞的人,絕不理會這般不值一駁的說辭。
反而在縣城各處酒樓茶館和尋常陌巷中,傳出了種種詭譎至極的陰謀論調。
有人說,王縣令借著捐獻修路一事,徹底扳倒了黃縣丞,讓黃縣丞在縣衙里再無半點威風可言,在重視人情面子的官場上,也再無抬頭之日,這才將之逼迫著,不得不辭官而去。
更有人說,黃縣丞是被王縣令的心腹趙都頭,三更半夜鋼刀加頸逼他辭官,如若不從立刻滿門誅絕。
如此種種,很快傳遍了永順縣,也成為了縣民們茶余飯后最熱門的閑談。
整個縣城的氣氛,都有些詭異起來。
就在那些穩重之人還在為此事辯解著,自發地幫黃縣丞維穩風聲,暗忖黃縣丞只不過是口頭說說而已的時候。
黃縣丞直接將官印,懸掛在了縣衙公房的房梁上!
一身官服,外加所有腰牌和文書,盡數散亂堆積在公房里,被黃縣丞棄之如敝履。
然后獨自一人,穿著常服素衣,高昂著頭顱,離開了他作威作福多年的縣衙。
身邊連一個送行的人都沒有,既清冷,又孤傲。
經年權勢翁,不與俗物爭,既為家事平,兩袖賦清風。
這是后來那些被蒙在鼓里的酸腐學子對他的評價。
王縣令反復確認了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一陣頭腦發懵。
掛印辭官乃是古之名士的做派,沒有半點兒作假之處。
同樣也沒有反悔的余地。
他用一種驚奇到極點的目光,看向同樣表情的葉老,心中震撼難以言表。
兩人都對黃縣丞有所了解,自問早就看透了這人的種種小心思。
黃縣丞是有著深沉心機,也會使些小手段,在修路計劃上從中作梗,他們對此也多有提防。
如今黃縣丞直接掛印辭官,沒有任何預示,也沒有任何的善后準備,這對他來說,和舍去性命幾乎別無二致。
膽敢傾盡所有,不惜一切的來搏命,那就是真的不可思議了!
王縣令臉皮抽搐著,怎么都想不明白,為什么突然就到了如此地步。
你不同意捐獻修路之事,那就出言抗議啊!
以黃縣丞的身份,只要他出言,必然會得到重視。
就算抗議無果,也可以上告府衙請求主持公道。
為什么省略了這些過程,直接走了極端,沒有絲毫預示,直接將雙方全都逼到了死角。
葉老也是眉頭緊皺,陳平更是差點撓破了頭皮。
此事一出,可不僅僅是關系到縣令和縣丞的私人恩怨。
更會嚴重影響到,包括修路之事在內的所有公務。
雖說這些天里,王縣令已經從商賈那里,總共籌集到了將近半數的修路錢糧。
有了這些錢糧,不僅縣城到青松鎮的道路,必然可以按時完工。
就連那幾條貫通整個縣域的官道,也是開工在即,屆時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