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節、記吃不記打(1/3)
?蔚藍的海面上平靜無波,顯示出與這個季節并不相符的安寧祥和,但是站在甲板上的李修遠卻并不平靜,自從在渤海接受了姜田的檢閱之后,他就進入到了這輩子從沒有過工作狀態,這的確是前所未有的,哪怕是當年和鄭家艦隊一起北上,大大小小幾百艘船殺向北方,他都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張過。嫂索可濼爾說網,看最哆的言清女生爾說就后金的那點水上力量李修遠完全沒看在眼里,所以也就沒有任何緊張或恐懼。可這次面對的敵人非同尋常,他們既不是單打獨斗的西夷海盜,也不是船小沒炮的倭寇,作為東亞海面上稱霸幾十年的艦隊,就算李修遠有足夠的信心戰勝敵人,卻也要小心萬分不敢有絲毫大意。
“勸降的人回來了嗎?”放下望遠鏡李修遠輕聲的問手下人。
周圍的相互對視了一眼,均無奈的搖搖頭。如果放在以前是沒人認為能勸降鄭家艦隊的,就是勸降一兩支艦隊的統領都難,因為鄭成功在自己這幫心腹眼中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而且大家大家都知道前明朝廷的習慣,招安之后能閑散的過完余生都難。
但今時不同往日,一來天眷帝對投降的敵人可算是十分寬厚,鄭成功一死鄭家就沒有一個能統領全局的人物,二來看看腳下這定海號,不用太多只需要有一、二十艘,不敢說天下無敵,至少在整個亞洲都能橫著走。再死抱著偽明朝廷也沒有翻盤的希望了。
其實大家心中還有另一個想法只是誰都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這中華海軍未來的高等將領就那么幾個名額,如果鄭經真的識時務投降了,保不準天眷帝念在他爹的情誼上封個爵位,那他手下那些老海盜們可就有可能進入海軍了,到時候自己這幫人就算勞苦功高論起跑船的本事也不及人家,萬一以后見了這幫降將還要叫一聲長……凡是想到此處的人均希望鄭氏不要接受招安,就這么逆歷史潮流被無情的碾壓算了。
李修遠知道自己手下這幫人的想法,如果不是和鄭家那邊有些交情,他也會這樣想的。只是勸降這件事他做不了主,因為勸降的使節根本不是自己派出去了,說客這個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張韜很清楚勸降的重要性,這不僅是政治上的,同時也能挽救一批優秀的水手。
所以使節的人選就定位了前明的一個降將,大家都熟悉的江北四鎮之一,原鳳陽總督麾下的黃得功。這位仁兄絕對是明末的風云人物,也是在這個時空中比較早投降張韜的明朝將領,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張韜頂著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帽子,另一方面還因為黃得功的靠山馬士英被張韜一舉成擒,后來這倆人促膝長談,前鳳陽總督對外宣布聽從調遣,這樣一來他黃某人也就順理成章的受張韜節制。
后來的歷史證明,黃得功雖然有著那個睡袋的軍閥特征,可在忠君愛國這一原則問題上,還是靠得住的。所以在張韜一邊沿長江布防一邊對舊軍隊整訓的時候,黃得功是江北四鎮中唯一留用的。另外那仨人在收繳了兵權之后都給個閑差遠遠打了,至于后來劉良佐復又叛變投了滿清,卻因為自己舊部大多被拆散混編,也沒能翻出什么浪花來。
現在的黃得功本來在北伐后論功,也能當個封疆大吏了,可朱家及一幫恨軍隊做大的官們,有掀起了黨爭的風潮,黃得功不是張韜的嫡系,手下又有軍隊,所以受到了官集團的拉攏,征戰南北的黃得功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政治白癡,抄自后世的部隊政治教育讓他看清了一切,但他也知道自己在這政治漩渦中實在太渺小,所以不顧張韜的極力挽留回老家做個富家翁去了。
中華朝定鼎之后,張韜沒忘了那些曾為國為民浴血奮戰卻又和自己政見不同的人,大家都有封賞,用張韜的話來說就是,你可以和我的見解不同,卻和你應得的榮譽無關,由此可見派這么一個身份具有代表性的人去臺灣,用意究竟是什么了。
黃得功的到來,讓本就暗潮洶涌的臺灣小朝廷更加的緊張起來,評論這一時期的臺灣無論如何也繞不過鄭經這個人物,在原本的歷史上,若不是這個政治強人的合縱連橫,臺灣會不會撐那么長的時間,甚至一度反攻大6都很難說,但這個人也有自己的歷史局限性,其人生以及臺灣的命運被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給害苦了。
這個時空中因為鄭成功早早地就收縮至太歪,沒有留下廈門之類的前沿陣地,所以沒有鄭經跨海奪位的一幕,可他因為與弟弟乳母的私情還是備受質疑,自己老娘也是十分討厭私生子鄭克臧,叔叔鄭泰雖爭位失敗率艦隊出走。可最近傳來消息,鄭泰退入琉球之后和日本人勾結,意圖打劫中華朝的艦隊,反倒是惹毛了大6那邊,討伐艦隊現在就停在澎湖外海,臺灣與澎湖群島的聯系已經部分中斷。中國沿海的海盜們曾不止一次的面對這種局面,但他們依然頑強的存在了這么多年,可是這次無論鄭經還是他手下那一眾老海盜,都覺得已經無力回天了。
鄭經不是一個莽夫,他知道僅憑一個臺灣哪怕是加上東南亞的諸多歐洲人,也不可能同統一安定的大6對抗,所以一開始他就打算被招安,但被什么樣的條件招安就是需要討價還價的事情,為了能讓中華朝接受自己不登岸、不交兵權、受封為藩王的目的,他也要認認真真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