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曲藝的萌芽(1/2)
?按照明朝的規矩,國人是不能隨便流動的,那個時候如果你沒有正當的理由就想搞個自助旅游什么的,那么目的地絕對不會是你想去的地方,一般來說有兩種選擇:充軍或是流放。只有兩種人能夠在地圖上瞎溜達不受管束,一個是官員,另一個就是身負功名的讀書人,即便是官員由于有公務在身,也不是能隨便曠工的,所以說到底既有機會也有空閑的只剩下了沒官做的秀才、舉人們。朱元璋本身就是流民出身,所以他深知讓民眾安定在土地上的重要xìng。等到了明朝的中晚期,這條規矩就形同虛設了,因為朱重八顯然是忘了無恒產者無恒心這句話,嚴重的土地兼并以及全國工商業的發展,都迫使社會不再執行這么沒人xìng的戶籍管理制度,沒有路引依然能到外地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也就只有讀書人還會拿著身份證明到處閑逛,再說旅游的時候按規定還能到驛站蹭吃蹭喝,要不然你認為李時珍、徐霞客之類的大能們該揣著多少銀子上路?
姜田作為一個秀才,全國旅行的通行證是有的,要想獲得驛站的食宿就癡心妄想了,所以他沿途的驛站中都沒有關于這個秀才的記錄,再加上明末之后很少還有官差卡在路口盤查路引,所以官府中也沒有他的通行記錄。查到這里直氣得sè狼的老爹吹胡子瞪眼,你說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怎么能不把國家拱手讓給滿清。不過他這人有點牛脾氣,用北方話形容就是回回xìng子,既然他姜田能說一口流利的軍話,而且還使得鵝毛筆寫軍字,那么他的家人之中就一定有參軍之人,排查一下全軍中有多少姓姜的不就行了?
多么簡單的一個辦法啊……也就只有他自己這么想,底下那些干活的則在心中將他罵了無數遍,到后來田愈也攙和了進來,通過他在吏部的職權,調閱一些姓姜的,同時又符合姜田條件的官員情況,最終他們在幾萬個候選名單中jīng簡出了八個可能xìng最大的人,這其中就包含了姜田的老爸,以團長軍銜退役的老兵姜虎!接著他們向這八個人的所在地分別派出了快馬暗探,隨著時間的流逝,今天最后一個探馬即將回京,前面七個都已經被證明沒有符合姜田特征的家人流落在外,今天這個如果帶來的還是壞消息,可就真的只能親自找他問個明明白白了。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姜田這個名字也許就是假名,但是在這唯一的線索面前只能試試運氣,好在最后這個人不負眾望!姓名、年齡、體貌特征,這些條件全都對上號了,可以肯定京城中的這個姜田,就是北直隸鄉下的那個傻秀才,既然他的真實身份都查清了,所有的疑問應該能夠解答了吧?三個老狐貍不得不皺起了眉頭,按照調查得來的情報,這個小子不僅沒見過圣上,從小也沒有學過軍字和胡人數字。更是缺心眼缺的可以,原先竟然想進京請愿!若不是他爹頭腦清楚沒讓他做成傻事,否則現在的他應該正在某個犄角旮旯做苦力呢。后來是因為被人悔婚,自感顏面無光,這才出門游學去了……別看姜家老頭一直遮遮掩掩,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自打姜田離家出走,村中的風言風語就越來越多,到最后真相反而和流言相差不遠了。
那么現實的問題就是姜田究竟從哪里學來的這些泰西學問?肯定不是離家出走這段時間學的,因為這沿路根本就沒有能教他的先生,而且就算這小子天縱英才,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學有所成,因為就算是圣上挑選的那些親傳弟子,即便只是在算數一類達到這種水平,沒有個一兩年的工夫都不太可能。最后的結論就是,這小子不僅沒有露出任何蛛絲馬跡,反而是越來越神秘!于是他們商量了一番,姜田不是想做個私塾先生嗎?那好我們給你想辦法!于是,胡同里那些閑著沒事喜歡串老婆舌頭的之間,突然就流傳出姜田實際上是在教三位公子新學!要不然人家為什么隔三差五的來這小茶館呢?證據嘛也很簡單,你沒看人家憑一個漏水的壇子就掙了二百兩雪花官銀?說不定還有什么絕活沒露出來呢!同時姜田面向社會招收學子的消息同樣被散播了出去,而且還說明束脩可以好商量。
幾天過去了,那種想象中慕名而來踴躍拜師的景象沒有出現,事實上一個人都沒來。
“姜兄不要氣餒,想是尋常百姓尚不知曉你的大才,故而……”田虛海本想找個形容詞來遮丑,可腦海中轉來轉去的都是一些不好聽的貶義詞,所以他只好暫時住口。
姜田對這種局面早有心理準備,自己就算是再出名,也只不過就是在附近這幾條胡同里小有名氣,還沒達到婦孺皆知的程度。而且朝廷雖然明顯偏向技術類官員,可遲遲沒有推出大規模普及科學教育的政策,那么市井之中對儒學與新學之間的態度就很曖昧,真相讓孩子出人頭地的誰會將籌碼壓在尚不明朗的局勢上?萬一有一天朝廷又更改了命令科考重新恢復,那么學那些算賬用的知識那里能考上功名。其實他一開始也就是靈光乍現便脫口而出,沒想到這仨少爺會真的到處宣傳,現在話已經說了出去,學生一個都沒招來,別人都在看著姜田怎樣收場。
宋懿這時候很有自信的微微一笑:“其實學生還是有很多的,只是他們都不知道姜兄你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只消你稍微展露一下才華,便能引來八方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