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岳家人應該做的事!(1/2)
“天威,孝文,這樣的字眼,在古代,很少用在活人的身上。”
“比如北魏孝文帝,要是誰敢在孝文帝活著的時候這么叫他,估計那人得被誅九族。”
“孝這個字,更多是用于謚號,也就是在人死后,才追加的封號。”
孫正繼續解釋道。
他話音剛落,憶興又有了新的發現:“孫老師,你說得沒錯,這真是追封的稱號!”
“天威將軍名叫岳威,字子勇。孝文將軍名叫岳文,字子云。”
“憶興哥哥,你怎么知道的?這兩位將軍,也是我們岳家的人嗎?”
小可聞言,率先跑了過去。
“當然了!他們都是岳家的先輩!”
說罷,憶興揮了揮手中的信紙。
孫正嚇了一跳,連忙阻止:“憶興,別亂動,小心弄壞了!這些古物都是很脆弱的!”
“抱歉……”
憶興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而后恭敬的將信紙遞給了孫正。
孫正從憶興手中接過信紙,研讀了片刻,恍然道:“原來如此,是白蓮教!”
“白蓮教?怎么聽起來像邪門歪道似的。”
“是不是有一種天鷹教,明教這種感覺?”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難道岳家后人墜入了邪門歪道,才逐漸沒落了?”
在場的工作人員,立刻議論起來。
岳家作為忠烈,后世的存在感卻越來越弱,不免讓人心生遐想。
“你們的想法,并沒有錯。白蓮教最初就是邪門歪道,它起源于唐宋,遭到統治者的打壓,頭領也被流放。”
“但是,到了元朝,白蓮教得到了統治階級的認可,開始廣泛傳播。”
“岳威和岳文,是在元朝末期加入白蓮教的,而他們的目的,可不是信教!”
“他們的目的,是參加起義軍,擊垮元朝的統治!”
“這封書信,是起義軍的首領劉福通寫給岳威岳文父親的悼文,也是感謝信。”
“信里寫了什么?”聽到這里,眾人對信里的內容更加好奇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岳家的子弟居然還加入了元末的農民起義!
“信里寫道,劉福通和大首領韓山童聚集教眾,準備起義時,遭到元軍圍捕。”
“韓山童不幸被元軍逮捕,劉福通本也難逃厄運。”
“這時卻有兩名小將拍馬趕來,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竟生生給劉福通殺出一條生路來!”
“但身后元軍緊追不舍,劉福通的麾下,難以與元軍抗衡,損失慘重。”
“此刻,又是這兩名小將站了出來,以兩人之力,擋住了八百追兵!”
“劉福通逃離兩里地后,才聽到后方傳來兩聲怒吼。”
“將軍珍重,岳子勇先行一步!”
“岳子云絕不辱沒岳家之名!”
……
那是岳威和岳文在臨死之時,爆發出的最后遺言。
此時,他們倆不過剛剛從深山里走出,不到半年。
加入起義軍,更是不到一周的時間!
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與元軍的正式作戰中,就雙雙殞命。
后世,更是不可能留下他們的英名。
唯有兩面旗幟,代替他們的尸體,被送回到了這間祖屋里。
“他們怎么這么傻啊!以他們的實力,只要活下來,說不定可以名垂青史。”
“對啊,連小可都能將銀錘舞得虎虎生風,身手了得,岳家先輩怎么可能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好像有點理解這句話了。”
“以兩人戰八百,也只有岳家人才有這個膽魄吧?”
“怪不得查不到他們的信息,竟是英年早逝,可惜,可惜!”
……
直播間里,盡是替岳威和岳文惋惜的聲音。
而就在這時,孫正卻是說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信息:“岳威時年十六,弟岳文,時年十四歲!”
“我的老天爺!十四歲?才比小可大一歲?”
“十六歲,我還在啃書呢,他們居然參加了起義軍。”
“他們的父親呢?瘋了嗎?孩子這么小就送去戰場!”
“難不成,這是岳家的傳統嗎?岳家當爹的都這么不靠譜嗎?”
直播間很多人開始大罵起來,他們無法理解,是多么心狠的父親,竟然如此殘忍。
回應他們的,是排山倒海一般的彈幕。
“如此偉大的舉動,被你說成不靠譜?”
“沒有父親不愛自己的兒子,父親把兒子送上戰場,這種大義的精神,我們普通人無法做到,所以更應該敬佩!”
“正是因為有無數個這樣的父親,有無數個這樣的兒子,他們犧牲自己,他們用鮮血,用生命換來和平,才有我們繁榮的今天!”
“我們應該感謝先輩的付出,而不是無盡的譴責!”
“你可以茍且偷生,但是,不能去譴責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
“那時候的孩子雖然十多歲,但人家并不是溫室里的花朵,你怎么知道人家一定是被父親逼迫上戰場的?”
“不要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