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奇將陳武(1/2)
東吳有個奇將,叫陳武。
…………
陳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廬江郡松滋縣(今安徽省宿松縣)人,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
松滋這地方,要山有山——北邊是大別山的余脈,俊逸雄峰,瑤瑤而至;要水有水——南有長江,浩浩湯湯,奔涌東去。人杰地靈,出俊男美女。
陳武,就是一個俊朗男。他身長七尺七寸。據記載,三國時期的1尺,相當于24.1厘米,那么,7.7×24.1=185.57米!
一米八五還強,就現在來說,也是一個大高個!
不僅個子高,身形好,面容還俊朗,兩道劍眉,直插發際;兩個眸子,晶瑩閃爍,當地人說,一里以外,能看到陳武眼睛的轉動!
——這得兩個方面:一方面,陳武的眼白眼仁分外分明;另一方面,看他的人,視力可是相當的好!
總之,陳武是個俊男。孫策在壽春時,陳武前往孫策的住處遞帖求見,當時他只有十八歲。孫策上上下下打量了陳武一通,問陳武,“你打過仗嗎?”
陳武搖搖頭,說,“沒有。”
說完這句話,他緊跟著又說,“但我在山里打過彪。”
“彪?”孫策聽人說過“彪”,他說,“諺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獷惡,能食虎子也。余聞獵人云:凡虎將三子渡水,慮先往則子為彪所食,則必先負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則復挈彪以還,還則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彪以去。蓋極意關防,惟恐食其子故也。”
陳武云,“然也。彪小,搶不上奶,為生存,最是獷惡,食草葉枝丫存活下來,首先之事是尋生它的母虎,競相殺戮;后找到另兩只虎兄,一味荼毒,方解棄之恨也。”
孫策笑了,他說,“這么說,你是為鏟除不忠不孝之物也?”
“然也。”陳武說。
孫策回歸口語,他說,“彪,是‘小老虎’,好打吧?”
陳武也恢復口語,說,“不好打。彪能飛縱,最是靈活,打彪,一個人不行,得三個人。”
“噢?”孫策很好奇,說,“你說說,怎么還用三個人?”
陳武說,“對付彪,必須得三個人:一個人左手拿著藤牌(用浸油的藤條編織的盾牌),右手執匕(一種短刀),防彪突至,用藤牌擋,執匕殺;另一人手執長柄的鉤鐮槍,刺殺從樹冠中跳下來的彪;第三人,搭弓拉箭,射殺遠處奔襲來的彪——這樣三人,方能保證萬無一失,所向無彪。”
“噢?”陳武的獵彪小組的構成,引起了孫策的興趣,他說,“這要是在戰陣,則是所向無敵矣!”
“戰陣?”陳武沒懂。
孫策拉陳武走到外邊,對陳武說,“你在你們松滋縣里選六十人——有獵彪者優先——組成二十個你剛才說的那樣獵彪戰斗小組,在戰場上,‘擋陣’一字排開;‘陷陣’則成∧型,則無往而不勝!”
陳武不大懂,孫策又進一步給他講解。
陳武懂了,他歡欣地去選人。
不一會兒,六十個人選齊,各個生龍活虎,彪悍異常,一等一的人才。
孫策看罷,捻著胡須說,“陳武,我任你為別部司馬,你就領著你這六十個弟兄,加入我們的戰隊,你們就叫——起個什么名好呢——哎,就叫‘廬江上甲’怎么樣?”
陳武向孫策一拱手說,“隨都督。”
孫策大喜,當即,給這支“廬江上甲”,配備上等的兵器,上等的鎧甲,一水水的,煞是整齊威武。
于是,陳武和他的這六十人的“廬江上甲”跟隨孫策東渡長江,接仗陷陣,無往不勝,魏、蜀稱之為“彪軍”。
…………
廬江地區一直有著躁勁、果決、惡斗、視死如歸的舊風。東漢末年,廬江郡的軍隊橫行于江、淮之間,使孫策感到非常苦惱。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廬江太守劉勛進攻上繚,孫策趁虛而入,奪取廬江。
于是,孫策得到了很多廬江人,選擇其中的精銳,由陳武來統率他們。這支隊伍每逢作戰,都所向無前,少有人能與之爭鋒。孫策一看,這支隊伍這么爭氣,不久就逐漸擴編,最后到達600人,組成200個獵彪樣的戰斗小組,這個規模可以參加大型的戰役了。
…………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接掌江東,陳武轉任督領五校。他仁慈寬厚樂于施舍,他的同鄉和遠方客來者很多人都依附他。
他特別得到孫權的厚待,孫權幾次前往他家。陳武有一個小娘子甚是嬌滴,陳武為孫權介紹,這個娘子叫鶯歌,是他新納的妾室,從他之前是唱“采茶戲”的。
“采茶戲”,又名“黃梅調”,是“黃梅戲”的前身。而宿松縣是“黃梅戲”的發源地。
陳武還讓他的小妾鶯歌給孫權唱了一段“采茶戲”,內容卻是“采棉忙”。宿松縣現在還是產棉大縣,棉花年常產超過2.5萬噸,是國家優質棉基地和棉花生產百強縣。
…………
因陳武累建功勞,被遷為偏將軍。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陳武跟隨孫權攻打合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