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鄧艾和他相關的女人(五)(1/2)
姜維等人降于鐘會后,鐘會大喜,迫不及待地上表向司馬昭表功。
十二月,司馬昭上表讓魏元帝曹奐下詔書,褒獎鄧艾的功績,書曰:
“鄧艾張揚武力,振奮國威,深入敵人腹地,斬將拔旗,消滅敵首,使得偽稱帝王的人引頸自殺,通緝多年的罪人,一朝之間就給平定了。
“打仗不超過預定的時間,戰(zhàn)斗很快結(jié)束,席卷西部,平定巴蜀。即使白起攻破強大的楚國,韓信奮力打敗強勁的趙國,吳漢擒捉公孫述,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若論功績,他們都還比不上鄧艾。因此策封鄧艾為太尉,增加封邑二萬戶。封其兩個兒子為亭侯,各得封邑千戶。”
統(tǒng)帥鐘會也進位司徒,封縣侯,增邑萬戶,其子二人也都封為亭侯。
…………
當鄧艾滅蜀之后,便向司馬昭提出了自己對局勢的看法和準備采取的措施:
“兵家講究先樹立聲威,爾后才真正以實力進攻。今憑借平定西蜀的聲威,乘勢伐吳,正是席卷天下的有利時機。
“但是大舉用兵之后,將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勞,不能輕易動兵,暫且緩緩再說,先留隴右兵二萬人,巴蜀兵二萬人,煮鹽煉鐵,為軍事和農(nóng)業(yè)作準備,同時建造船只,事先準備日后沿江討伐東吳的事宜。
“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讓東吳知道他們所面臨的局勢,明白利害關系,吳國一定歸順。這樣,就不用征討而可以平定東吳了。而今當厚待劉禪,以便招致吳景帝孫休歸順;安撫士卒平民用來招致遠方的人。
“如果將劉禪送到京城,東吳的人認為這是軟禁流放,這對于勸他們歸附之事實在不利。應當暫且留下劉禪,等待明年秋冬,到時東吳也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劉禪為扶風王,賜給他資財,派人服侍,讓他享受。
“郡內(nèi)有董卓塢作為他的宮室。封賜他的兒子為公侯,分郡中一縣為食邑,用以顯示歸順朝廷所獲得的恩寵。設置廣陵、城陽為王國,以待吳主孫休投降。那樣,東吳就會畏懼威德,望風歸順了。”
鄧艾一心籌劃滅吳之策,他的種種建議實具遠見卓識。然而他擅自承制拜官,鐘會修改他和司馬昭之間的通信,把鄧艾的上表改成傲慢無禮。
于是司馬昭讓監(jiān)軍衛(wèi)瓘告誡鄧艾:“此事應上報,不宜馬上實行。”
鄧艾的再次上言,說:
“我受命征討,有皇帝的符策。敵人首領既然已經(jīng)投降,應當按照舊制予以官職,以便安撫他們,這是符合時宜的。而今蜀國全部歸順,我們的疆域已經(jīng)到了最南端。
“東邊與吳會接壤,應當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費不少時日。《春秋》有這樣的話,‘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衛(wèi)國家、有利國家的事,專斷是可以的。’
“而今東吳未平,地勢與巴蜀相連,不應當拘泥于常法而失去時機。《孫子兵法》說道:‘前進不是為了名譽,后退不怕罪責。’我鄧艾雖沒有古賢人的風范,但還是想不自我嫌棄以損害國家的利譽。”
而鐘會見鄧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馬昭誣告其謀反,說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經(jīng)露出叛亂的苗頭。于是,朝廷下詔書派監(jiān)軍衛(wèi)瓘逮捕了鄧艾父子,用檻車將其送到京都來,鄧艾仰天長嘆:“我是忠臣啊,居然到這種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現(xiàn)了。”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鐘會抵達成都,將鄧艾押往洛陽。
這時,鐘會麾下有魏、蜀軍隊二十余萬。鐘會排除了有滅蜀大功的鄧艾,又掌握龐大的遠征軍,遂密謀反叛,擁蜀自立。
司馬昭對鐘會懷有野心早有戒備,遣中護軍賈充率一萬步騎入蜀進占樂城,隨即親率十萬大軍進駐長安,使鐘會措手不及。
鐘會遂扣押魏軍所有將領,并出示廢黜司馬昭的所謂太后遺詔,蜀降將姜維慫恿鐘會誅殺被扣將領,預謀趁機殺掉鐘會,恢復蜀漢。
因鐘會遲疑而消息泄露,十八日中午,護軍胡烈之子胡淵率烈部眾擂鼓吶喊而出,各營官兵為營救本部將領也一起響應,蜂擁殺入蜀宮,被拘宮內(nèi)的將領們沖出與其部眾會合。
雙方在宮城內(nèi)外展開激戰(zhàn),斬姜維、鐘會及部眾數(shù)百人,殺蜀太子劉璇和姜維妻子。魏軍大肆掠劫,據(jù)說,宮中除了劉禪的正妻張氏沒人敢劫(張氏是張飛的女兒,怕張飛的陰魂報復)其余,無一幸免。
后由監(jiān)軍衛(wèi)瓘收拾穩(wěn)定局勢,因衛(wèi)瓘參與誣諂鄧艾,遂派護軍田續(xù)追殺鄧艾父子于綿竹(今四川德陽)西。
鄧艾在洛陽的余子也被誅殺,鄧艾妻妾和孫子被發(fā)配到西域。獨獨克夫女被殺,理由不詳。
克夫女后來雖然沒有“克夫”,卻把自己克掉了。
…………
泰始元年(265年),晉王朝取代了魏。
司馬炎下詔書說:“從前太尉王凌陰謀廢齊王,而齊王最終不能保持帝位。征西將軍鄧艾,居功自傲,失去品節(jié),應處死刑。但下達詔書之日,鄧艾遣散人眾,束手受罪,與那些貪生作惡的人,確有不同。今大赦可以還城。如果沒有子孫的可以為之立嗣,使祭祀之禮不絕。”
泰始三年(267年),議郎段灼上書,替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