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朱元璋震怒:該殺!(1/2)
方修正色道:“臣認為,這漏洞主要有三點。”
“其一,咱大明朝廷制定的稅收制度是在李唐兩稅制的基礎上,吸收趙宋的經驗改進而來,這樣的制度經過完善,按理說不會出現太大漏洞。
可是咱大明的國情和唐宋不同,一是文武百官的數量要多于唐宋,二是地方上胥吏的數量也要多于唐宋,而且唐宋的胥吏是有相當一部分不發俸祿的,咱大明卻是都發,三是咱大明的軍隊,數量也要遠超唐宋。
如此一來,想要維持朝廷的運轉,就必須要有大量的銀子。
即便是陛下想著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
朝廷和地方為了維持正常的運轉,也會巧立名目,增加稅收!
這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話說得很多,很細。
朱元璋卻是一聽就明白了。
簡而言之就是咱大明朝廷要養的人太多,這一部分人不能種地,需要百姓供養。
即便是再輕徭薄賦,供養這些人的俸祿,最終都會以各種形式,落在百姓的頭上!
大明江山何其廣闊,咱就是再盯著這些狗官,也難免有疏漏的地方。
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體現在百姓身上就是。
明明朝廷已經輕徭薄賦,他們卻還是窮困潦倒!
朱元璋想通其中的關鍵,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似乎想到了解決的方法,抬眸看向方修,問道:“咱把百官的俸祿降下來,這百姓身上的擔子是不是能輕一些?”
理是這么個理。
可實際操作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洪武皇帝活著的時候,還能壓得住百官,死了以后呢?
還不是該怎樣就怎樣。
降低俸祿只能指標,不能治本。
方修在心里嘆了口氣,回答道:“陛下,咱大明百官的俸祿,在歷朝歷代中已是極低,若是再降,百官們怕是連家人都無法供養了。”
“再者,在臣看來,這降低俸祿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若將百官逼的狠了,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讓他們不得不收受賄賂。”
朱元璋聽見這話,眉頭皺的更緊,顯然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思考了片刻。
他看向方修,沉聲道:“你剛才告訴咱,有三點漏洞,再給咱講講另外兩點。”
方修端起茶杯,潤了潤喉嚨,繼續道:
“其二是咱大明的稅收由地方征收,一般是由糧長和里長辦理,即所謂的民收民解。
地方上征收后,一部分解往朝廷,剩下的則是留在地方,用作維持官府運轉的資金。
而咱大明的稅收中,田賦占了七成,夏秋兩季皆是以實物的方式征收,運抵朝廷,中途不知道有多少損耗。
這些損耗有一部分是真正的損耗,還有一部分則是落在了某些人的口袋里。
如此一來,即便是陛下想查也查不出什么,因為這運輸的損耗是不可避免的。
損耗的多,損耗的少,朝廷也無法求證。
這些損耗最終也還是要落在百姓的頭上。”
朱元璋聽了,眉頭皺的更緊。
第一個問題,他還能想到降低百官的俸祿。
第二個問題,他卻是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了。
畢竟。
方修說的沒錯,運輸的損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咱總不能派一批人,時刻盯著糧長和里長吧?
朱元璋冥思苦想了片刻,悠悠的嘆了口氣,聲音有些疲憊。
“再給咱講講這第三點吧。”
方修看了他一眼,沉聲道:
“其三,古往今來,宗室、百官、勛貴以及功名在身者可免征相當一部分的田賦,咱大明也不例外。
按理說,這些人要為朝廷效力,無法如農戶一般下田種地,免征乃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這一制度卻給了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極大的可乘之機。”
朱元璋看向方修,問道:“啥可乘之機?”
方修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臣請問陛下,若陛下是農戶,有士紳找上陛下,要以極低的價格收購您的田地,并且承諾,三十年內,所種出的糧食,不用上繳一分,您會如何做?”
朱元璋思忖了片刻,道:“讓咱三十年都不用上繳田賦,咱大概會將田賣給他們。”
方修點頭道:“臣想,絕大部分的百姓,都會做出和陛下一樣的決定,畢竟人活一世,又能有幾個三十年,一畝三分地,換來三十年的田賦,怎么看都是賺了。”
“可是!”
方修說到這,忽然話鋒一轉。
“陛下可曾想過,三十年后,這農戶若是還活著,或是有了子孫,又該如何呢?
沒了田地,想要謀生只能租賃士紳的田地。
而租金不像朝廷制定的田賦,士紳要多少,農戶就得給多少!
到了那時,農戶就是士紳案板上的魚肉,如何宰割皆是士紳說了算!”
此話一出。
朱元璋悚然一驚。
是啊!
前元的時候,鄉里鄉親吃不上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