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朕就是瞎了眼!(2/2)
血,如果總是不見好,你說煩躁不煩躁?
結果趙慎的這份奏疏還真的來的‘恰如其分’。
他一看到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已經腐化到幾乎全軍覆沒的程度了,瞬間便有些暴跳如雷。
于是‘啪’的一下把東西扔在地上。
隨后勐然站起身,怒吼道:“朕真是瞎了眼,就是養條狗,還知道親順主人吶!這個鄒澄還敢在京師裝瘋,他就是不瘋,朕也要將他弄瘋!
兩淮鹽業,是大明鹽業之首!結果運司的鹽政官員幾乎個個貪腐!大明的臉面何在?大明的體統何在?!傳出去朕就是個昏君吶!咳咳……咳咳!”
皇帝忽然如此動怒,司禮監、侍從室和幾個文臣都嚇得跪在地上不敢動彈。
劉瑾還不忘關心,“陛下息怒,要注意龍體??!”
朱厚照不理他,“李閣老、謝閣老!你們說,朝廷靠著這樣的運司、這樣的官員,能管理好鹽政嗎?!鹽課能不流失嗎!千百年來可有哪朝哪代中興之時,卻貪墨腐化至此的?!千百年后,朕與大明豈不是后人的笑料?!”
“你們聽著!運司衙門的桉子務必詳查,誰也不能夠求情,該是什么罪就定什么罪,不能因為涉及四十多人便咳咳……咳咳,便要求朕從輕發落!咳咳?!?
皇帝如此動怒,忽然間咳嗽有些止不住似的。
幾個官員都靠過來,想要扶著他。
“皇上息怒啊!具體情形如何,總要再去與趙鹽司核實清楚才好。”
朱厚照深呼吸了幾下,慢慢強制自己冷靜,
隨后他又忽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賑濟灶戶一事,朕原以為雖然不難,畢竟銀子是有的。但是現在看來,鹽課之中貪墨之舉甚多,這銀子朕就是舍得給,還不知能發得下幾成呢!”
有的時候,朝廷的銀子還沒出京師,就先要流失一部分。
尤其到嘉靖年間朝廷欠俸的時候,別的不管官員的俸祿先拿了。
只要人數一多,誰敢說什么?難道還能與所有人為敵?
“因為處處貪墨,灶戶才會為胥吏盤剝,如今還是處處貪墨,你們誰又能使朕相信,朝廷下撥的銀兩會真的用于灶戶身上?”
這個問題,誰敢回答?
在信息發達的年代,某些官員少發點錢,這個風險較大。
但在古時候,上頭說每個人發三兩,他就自己扣下一點,誰知道?
百姓自己也不知道朝廷要給他們發多少銀子。
所以很多時候的賑濟,反而是有權有勢的人還要吃掉其中一點。
本質上就是執行問題。這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如果每一道政令都能按照理想的狀況實現,那他每日便只用動動嘴,又何必勞累到讓自己生了???
這也是他成立侍從室,盯住各個大臣的原因。作為皇帝,他就是抓緊抓牢內閣和六部。
朱厚照思來想去,心中還是不放心,
“這樣不行!賑濟灶戶的銀兩,朕還是撥付至少府糧商,灶戶主要是困于衣食,衣還好說。食是萬萬不能馬虎,少府拿了銀子以后即動用專門的運糧隊往兩淮各處鹽場輸糧。介夫則多帶些人,每日辛苦辛苦,往來于鹽場之間,務必督促執行!”
這樣的話就是繞過那些胥吏!
因為鹽政官員不值得信任!
其實本來也該如此,銀子是大費周折好不容易從那個系統搜刮上來的,現在又通過這個系統分發下去,這不是回到原點嗎?
所以寧愿麻煩一點、別扭一點。
雖說少府這個新建立的官僚系統當中也免不了貪腐,但畢竟新、沒有那么多時間腐化到那個程度。
楊廷和說道:“陛下請放心,臣一定瞪大了眼睛看!”
“唉。”
朱厚照盛怒之后又長舒一口氣,
韓子仁說當縣令就是給百姓留一條活路,其實當什么官都是如此。關鍵是上下其手,陽奉陰違。
就是發個銀子都要動那么多的腦筋。
“當初太祖皇帝設兩淮運鹽使司的時候何曾想過會有今日這樣荒唐的結果?一個衙門五十三人,四十六人都貪腐,真是聞所未聞!祖宗把江山交到了朕的手上,卻搞成這個樣子。朕,真是痛心疾首?!?
“陛下!”
李東陽和謝遷也有些共情,“天下人本就分賢與不孝,陛下切莫為了不孝之人而傷了龍體?!?
朱厚照仰著頭,一點一點的說:“這封奏疏的真實情況如何,朕會令人核實。而除了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等地的運鹽使司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核實之后為真,朕真不知道留著這運司衙門有何用處?!?
這話說的很不一般,皇帝這什么意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