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大宴(三)(2/3)
奇,還以為皇帝是有什么事。
這片刻之間,楊一清的內心其實已經翻江倒海,皇帝搞出這么大的陣仗、這么多的人,這么隆重的為他們慶賀,他在這個時候忽然為劉大夏求情……
朱厚照也確實在等,如果沒有,他就要說接下來的話了。
時間一分一秒,
楊一清終于又開口,「……陛下…乃天生天子,麾下勐將如云,臣于寧夏所遇主將,皆愿成為陛下萬里赴戎機!」….
朱厚照眼皮子抖了抖,他抬頭向豐熙看去,這個時候,他便不是面無表情了。
楊一清面對清流壓力,竟不開口?
好!
皇帝伸出手去,將手中酒杯遞給劉瑾,自己奔向御桉,隨后轉身,「西北三邊總制楊一清聽旨!」
「臣楊一清接旨!」
「弘治十八年正月,韃靼火篩部有兵四萬余騎,于國喪期間寇邊掠奪,殺我子民,辱我國體。你運籌帷幄,誘敵深入,花馬池一戰,殲敵八千余,打散火篩部,于長城之內截殺敵軍,大漲我軍之威,使百姓免受戰亂之苦,使朕可以告慰祖宗在天之靈,不負先帝厚望。楊一清,于此節你有特別的功勞。」
這話的意思誰都聽得懂,弘治皇帝剛剛去世,韃靼人便領兵來犯,這個時候擊退敵軍,新皇帝當然感激。
說起來,也有不少人羨慕楊一清,人家立戰功就是戰功,他立戰功時間點還挑的特別好。
「……朕也不是不敢賞的人,只要有功,哪怕是破例,那又如何?其他各位愛卿也是,朕等著你們也為大明立此天功!」
這樣的調門起得有些高,可楊一清實際上已經是西北三邊總制,總督西北軍務,再升還能往哪里升?就是楊一清自己心里也滴咕。
「……賢臣輔弼,乃治國之道。朕的內閣如今不過兩人,朕便親賜,你入內閣,以閣臣之尊掌西北軍務,位列謝閣老之后!」
竟然是楊一清!
劉健去職之后,滿朝文武都在盯著會有誰遞補入閣,眾多人在王鏊和韓文之間搖擺不定,怎么也不會想到圣心默定之人,竟然是楊一清!
可他依舊領西北軍務,京中需要閣
老議定之事,以后又當如何決策?
總不能有什么大事就先給楊一清去封信,再等他回封信說明自己的意思。固原府遠在千里之外,這樣一來一回那還能辦什么事?
那這不就是一種有名無實嗎?皇帝到底是真要賞,還是假要賞。
這個疑惑,就是楊一清自己也講出來,「陛下,微臣戍守邊疆,難行閣老之職,且邊疆之臣入閣,國史之中未有先例,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厚照早就對內閣的人員結構不滿意了,總共幾人,都是文臣,整個朝廷都是文臣的聲音,臣權之大搞得皇帝都很難受。
所以這是他考慮了很久的決定,是不會輕易收回的。
「朕說了,你是以閣臣之銜掌西北軍務,京中的政務不必你操心,有李閣老、謝閣老和眾位大臣。」
這話說到這里就會讓人覺得有名無實,但之后風云突變,「不過,朕和諸位愛卿已經有了決定,往后每年二、三月要擇機商議本年的目標、總結去年成效,值此時節,你要回京共議,無故不得缺席。」
這么說來,那個時候楊一清的意見也就是閣老的意見了。….
王鏊和韓文面色不變,他們先前心里一點想法沒有那是騙人的,到底是自己還是另外一人,其實他們自己也想,現在好了,花落別家,不過皇帝的這套手法確實新穎。
因為人說到底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自己手中的差事有什么難處,肯定是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支持予以解決。所以楊一清所提的建議,大概率就會和邊疆有關。
皇帝繞來繞去,最終的目標還是兩個字——朝堂。
他要解構文臣對于朝堂的把控,使得武將有可以發聲的渠道。確實巧妙。
說起來皇帝也就是十五歲的少年,卻接連不斷的有令人稱絕的政治智慧,實在是不可思議。
而楊一清、豐熙、郭尚坤三人此時也終于明白,皇帝為什么在意為不為劉大夏求情這件事。
因為立下這樣的大功,使得皇帝能夠名正言順的破例的機會實在不多。錯過了這一次,對楊一清個人來說就是政治前途的事兒,皇帝也不會很在意。但若真的發生,真正的影響卻是在今天,這才是皇帝在意的!
豐熙望了望那個年輕的身影,他站在群臣的注視之中,是如此自信。
「楊卿,你要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這是皇帝的大計。
楊一清不敢亂來,唯有深深叩頭,以謝君恩。
「臣楊一清謹遵圣命!」
皇帝轉向李東陽、謝遷二人,「李閣老、謝閣老,你們兩位往后要辛苦些,西北不能沒有楊應寧,這是真正的軍國大事。」
「遵旨。」
李東陽和謝遷想的是:楊一清后來居上,已經走在了王鏊和韓文的前邊兒。
入閣這種事是很講究先后順序的。
他們這兩人,再怎么樣都是先帝的老臣,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不是皇帝提拔起來的,皇帝感覺上總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