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大宴(一)(1/3)
楊一清入城不久后,宮里的圣旨也遞了出來。
朱厚照等自己的將軍已經很久了,他沒有搞獻俘或者受降,又不是火篩,逮著一點東西,搞得跟征服了草原一樣,其實反而顯得小家子氣。
但這些出生入死的將軍,朱厚照心中早就發過誓,他絕對不會讓那種‘死在自己人手中,的事發生。
周尚文、譚聞義、孫希烈、于子初、常大成、柳江杰、史大淮和徐鎮安。這八個甲級衛的指揮使名字,他一直記得很清楚。
當初他們可是立過誓言的。
這幫人因為這層緣由,自己私下里也相互抱團,再說句小人的話,其他人其實不太能入得了他們的眼,我們和皇帝什么關系,你們又是哪路貨色?
再入京師之后,八人不由意氣風發,手上或多或少有軍功,京里也大變了模樣,幾個月之前他們還是無名小卒,畢竟天子腳下,一衛指揮使又能大到哪里?但幾個月后,他們作為皇帝的親信,人生得意至此,會作戲的文人能夠面沉如水,但他們這些二三十歲的武夫哪里懂得了那么多?
西北苦寒,京師繁華,又是春暖花開,剛入城的這個晚上,他們就有些按耐不住興奮了。好在皇帝的圣旨來的及時,將他們敲醒——明天還有正事兒呢。
楊尚義、周尚文為首,一幫人全都跪地接旨。
宣旨的是司禮監的尤址公公,他現在也不容易,雖然皇帝宣了他來司禮監,但畢竟上面還有個劉瑾,人家可是看著皇帝從小長大的,而且還不待見他,
論舒適,還不如他在山東當個鎮守太監。
現在勢單力薄,對于這一幫武將,他也不嫌棄,言語之間極盡客氣,「楊將軍、周將軍,恭喜了。此番在寧夏大展我大明軍威,陛下對此頗為振奮,已經在宮中等著各位了。往后,咱們還要多多往來才是。」
楊尚義是跟著王越的人,王越什么路子他最清楚,在他看來,宮里的這些沒根的人是最不能得罪的。
「多謝尤公公,眼下楊某公務纏身,等事畢,務請公公賞臉。」
尤址聽了耳朵一動,心中想著:武人還是比文人要好些。
這些日子,他橄欖枝拋出不少,但愿意接的其實沒幾個。
邊上的周尚文眉頭皺了皺,他對這些事并不擅長,心中只想著明日的大宴。
之后楊尚義帶了尤址去了一旁小敘,他們八個人是只能自己互相看看。
「……楊將軍,和這個尤公公很熟?」于子初這樣滴咕了一聲。
周尚文轉身盯了他一眼,臉色冰寒,卻也沒說什么。
武將之中,敢于和他們比圣卷的,也就是楊尚義了。他的出身可以追朔到王越,那是皇帝還是太子時就非常堅定的太子黨。這幾年來,皇帝將大明騎兵交給他一個人帶,那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和金錢,要說皇帝不寵他,那是誰也不會信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這些個‘上直親衛,的指揮使,和他相比其實也落了下乘。
但要說世事也確實弄人。
這次在寧夏,楊尚義率領的大明騎兵雖然一路追擊火篩至長城,打得是蕩氣回腸,可說來說去砍下的首級也就兩千出頭,關鍵是還給火篩跑掉了。
真正立下奇功、活捉扎那的反而是周尚文。這下雙方就有的說道了,誰都有不服氣的地方。
周尚文現在胳膊上還有傷呢,譚聞義、孫希烈兩人作戰時也是沖鋒在前,他們都是勇武無雙的人。
但楊尚義是沒啥傷的,他是一路追擊,總不至于自己從馬上摔下來。
「彥章兄(周尚文字),明日陛下大宴,到時有何封賞也會有旨意下來,這個時候楊守文(楊尚
義字)和司禮監的公公往來密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自己也應明白,論功勞他是不如我們兄弟幾人的。」
還有一句話于子初藏在心里,他手里的兵馬還比咱們厲害的多。
周尚文和這七人,原來都是以兄弟相稱,但是接觸的多了,他個人多謀略、又添勇武的能力還是讓他們信服,再加上此次洛浦河之戰,周尚文大概率是要成為他們上司的,所以事情怎么辦還是要周尚文有一句話出來。
周尚文自己也想得到于子初說的這些事,但是他腦子里也有皇帝的形象,「……你們都覺得,陛下是輕易被蒙騙的人?」
聽了這話,七人也不由沉默。
「司禮監也好,兵部堂官也好,即便以往他們說什么話重若千斤,但陛下是何等氣象的帝王,涉及封賞功臣的大事,司禮監還能說得上一句話?」
周尚文越說信心越足,這是對他自己判斷的信心,也是對皇帝的信心,「就讓楊將軍去做吧,咱們安安穩穩的度過今夜。」
但如何安安穩穩?八個大男人大眼對小眼啊?睡又睡不著,早就閑出了鳥。
好在恰是這個時候,有個其貌不揚的人進來,但一亮錦衣衛的牌子還是震驚了他們,「八位將軍,陛下口諭,請幾位星夜入宮,再續前時之約。」
周尚文表情略有振奮。
論圣卷,誰怕誰?
……
……
豐熙和郭尚坤大約出去了小半天時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