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血洗江湖 宗師敗亡(1/2)
書接上回,令東來聽完傅采林之言,忍不住大笑道:“不想堂堂奕劍大師,傅采林會說出如此天真之語。”
隨后面容整肅,繼續說道:“若非你高句麗趁我中土南北朝戰亂之時,侵占遼東漢四郡,之后數次興兵欲趁火打劫,入侵中原。更是在最近幾十年間,屢屢挑釁。這一樁樁一件件,皆是咎由自取,何來無辜之說。現觀你之所言實屬本末倒置,讓人貽笑大方。”
傅采林正欲反駁之際,令東來直接打斷他:“住口!令某前來是要殺你,不是來與你辯論誰對誰錯。哪來那么多廢話,趕緊出招。令某之后還要趕時間去殺那畢玄。”
饒是傅采林心知自己絕非眼前之人的對手,聽完此言后,本來平靜的心緒也不由的怒火中燒,只因自他得“奕劍大師”稱號,被世人尊為“武學大宗師”之后,所對者無一不是涵養非常,哪有像令東來這般視其為無物。
當即手中之劍出鞘,直指令東來,劍光閃動之間,奕劍之術搭配九玄大法,劍雨如怒濤般洶涌而來,四周的京觀被這股力量震得塵土飛揚。。
但卻被令東來輕而易舉的閃過。
傅采林待劍招出盡后,才反應過來,察覺自身的情況不對。
只因自己的奕劍術講究“以人奕劍,以劍奕敵”,將棋理融于劍術之中的超乎凡世的絕技。奕劍術講究的是料敵機先,先決的條件是以高明的眼力掌握敵手武技的高下,摸清對方的底子,從而作出判斷,先一步封死對方的后著,始能制敵。就像下棋時要先明白棋盤那永恒不變的法則,才能永遠占據主動。
其根本在于對敵時的冷靜和后發制人,自己怎會被令東來幾句話給挑撥的方寸大亂呢?
隨后調復心境,再回頂峰之態。但仍是不由的納悶為何今日自己如此易怒。
最后只得解釋為令東來的壓力造成的
任由傅采林想破腦袋都想不到,堂堂道門的“無上大宗師”、玄門正宗,竟會魔門的“道心種魔大法”,并以此功中的精神秘法來干擾傅采林的心境,用來測試此功的威力。
原來,厲工前往飛馬牧場前,就遠赴魔相宗駐地,收服趙德言,從而得到他手中的“道心種魔大法”全冊。
令東來多年來所修習的玄門正宗心法,正是為此功準備,在自厲工那里的來后,直接越過最開始的“立道”、“種魔”等境,直達第十層“魔極”。
見傅采林狀態已然調整回來,心中了然,“道心種魔”第十層并不能完全影響大宗師這種境界的武者心境。
在達到自己目標后,令東來開口道:“即已出招,再來就到我了。”
只見他以指為劍,攜帶無匹劍氣,直撲傅采林,“三招不能殺你,令東來當場自盡!”
傅采林調動真氣,以劍相擊,竟感無匹雄力從劍上傳來。震的他手骨盡碎,奕劍脫手而出,幸被另一只完好的手接住,能可再戰。
傅采林沒想到自己竟是如此到不堪一擊,一招之下,自己已殘。
但令東來不會給他喘息的機會,“很好,第二招。”毫無花巧的一劍,盡顯天地微妙之變化,盡顯令東來此時之境。
傅采林心知不能硬接,只得以身法與柔力周旋,只為拖過三招。
但不成想,此招攜天地之威,又豈是如此輕易能卸去的。
傅采林接招之時,已然手腳受創。
“注意來,最后一招。”令東來不欲多言,吸納天地之精氣,化作真元之氣,竟可以氣凝劍。
傅采林見狀,已知避無可避,只得運起燃命之法,激發潛能,務求撐過這最后一招。
關鍵之招相會,余勁沖擊,四周之京觀土堆震塌。
身影交錯之間,碎裂聲響,奕劍破碎,勝負已分。
“此招何名?”,傅采林問道。
“九歌劍訣·靈皇舉云中”,令東來頭也不回,往東突厥方向而去。
“好招。”話音剛落,傅采林渾身爆裂,霸道的劍氣從體內竄出,化作漫天血雨,遍灑四周。
唯有奕劍殘留存于世,象征此戰勝負。
就在傅采林三招死于令東來時,中土武林也不平靜,此時的作為武林白道之首的慈航靜齋,正在因厲工之事焦頭爛額。
以厲工為首的陰葵派,自統一中土魔門勢力后,果如梵清慧所料,開始針對慈航靜齋和靜念禪院及其盟友動手了。
也多虧梵清慧提前通知了空與寧道奇等人撤離,保住了一眾核心戰力,但其他盟友就沒這么幸運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詩正是形容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之興盛,也代表這方世界佛教勢力的強盛。
而此時南方的寺廟又豈知這四百八十做呢?這些寺廟正是慈航靜齋的天然盟友,也是她們最大的資助者。
而寺廟之中的和尚,不用交稅,不事生產,卻占有大量的田產,并且每年都可以將大量的財富供給慈航靜齋。更可趁天下大亂之時,收納流民,訓練為僧兵,以備戰時之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歷朝歷代的雄才大略者會行滅佛、抑佛之舉,只因其嚴重侵害國家財政,侵占國家勞動力。
這些正是慈航靜齋可代天則主的底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