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明軍實匪(1/2)
長安西市的藥行是長安藥材的批發中心,雖然只有三十幾家店鋪,但每家店鋪的生意都做得極大,每年都有數萬貫甚至十幾萬貫的買賣,這里實際上也成為了天下最大的藥材集散中心。
尤其戰爭爆發后,軍隊對各種藥材的需求量極大,來自天下各地的藥材更是源源不斷輸往長安,由西市的三十幾家藥材鋪進行批發調配。
當然,這些藥材鋪的背景都非同小可,都和各個權貴家族有關系,光獨孤家族就有兩家,長孫家族也有一家。
以獨孤家族為首的小勢力集團支持李鄴,不光是糧食,也包括了藥材,從去年到現在,獨孤家族集團已經向隴右提供四批藥材,價值二十余萬貫,當然都是無償提供,否則怎么叫支持呢?
這兩天,獨孤家族的神農閣正大量采購金銀花、板藍根和干姜,幾乎把整個西市的存貨都購買一空。
這三味藥是李鄴點名要的,準備為大量難民引入做準備,金銀花和板藍根對人體消炎去毒很有好處,但比較寒,所以要配上老干姜一起熬,在路上,難民們每天能喝上一碗,就能保證他們不被病魔擊倒。
這是河隴軍在襄陽救助百萬難民總結出來的經驗之一,難民的求生欲望都很強,他們都能跋涉千里,但擊倒他們要么是饑餓,要么就是病魔,還有勞累,只要把這些細節做好,基本上就能保證河北難民平安抵達朔方和隴右。
當然,不光是長安一地,河隴節度府還從巴蜀,還通過張平的商行從江淮、江南大量采購藥材,輾轉運往隴右。
也不僅僅是藥材,還其他大量物資,比如糧食、生石灰、帳篷等等,還有各種運輸工具。
河南道汴州,一支由數百艘車船組成的船隊在漕河中緩緩而行,目前,唐軍和史思明軍隊的邊界就是大運河,唐軍控制運河以東,燕軍控制運河以西,大運河也是一分為二,靠西面船只稀少,靠東岸則船只繁忙。
雙方暫時處于一種停戰狀態,關鍵是史思明的燕軍停止了攻勢,原因和安祿山一模一樣,史思明在繼承人上也出現了問題。
負責向南向東進攻的長子史朝義發現自己要被父親放棄,改由他的兄弟史朝清立為太子,史朝義的心思就不再擴張上,下令停止攻打陜州,也停止了東進和南擴,給唐軍一個喘息之機。
李鄴也發現了這個機會,立刻從襄陽調六百艘中型車船前往隴右,車船都是一千石左右,后部兩側裝有水車,士兵在船內踩動翻輪,給水車帶來動力。
車船內不僅裝滿了糧食,每艘船內還有十名士兵,警惕地注視著兩岸情況,不僅要防備燕軍襲擊,還要防備被唐軍搶掠。
入夜,船隊航行在鄭州和汴州的交界處,前方的鄭州是燕軍的完全控制地,燕軍在鄭州切斷了運河,從正常的大運河前往黃河是不可能了,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在向導的指引下,船隊駛入一條小河蕩。
在首船上領航的有兩人,一人是本地向導,另一人便是都水官劉行遠,他和兩名船工在陳留縣上了船,時機稍縱即逝,李鄴要抓住唐軍和燕軍在漕河對峙的短暫機會,所以他在隴右接見劉行遠和兩名船工之時,六百艘戰船已經離開荊襄前往揚州了。
所以劉行遠三人沒有去荊襄,而是直接趕往陳留,在陳留縣上了船。
劉行遠趴上甲板上注視水底和兩岸情況,他忽然喊道:“停止航行!”
護航中郎將苗春不解,上前問道:“為何要停止航行?”
“水太淺,河道也窄,下面全是水草,漿輪很容易被水草絞住!”
苗春連連點頭,又問道:“那怎么航行?”
“用纖繩拉行,走過這段河道就好了!”
苗春連忙下令,“停止車船踩踏,改用纖繩拉行!”
本來纖繩拉行就是船隊的備用方案,士兵們紛紛行動,用繩索連接船首和船尾,又派去附近村莊,高價請來上百名男子,在小河兩岸拉拽首船緩緩而行。
這支從荊襄過來的船隊燕軍沒有注意到,卻被另一個勢力盯住了,那就是滑濮節度使許叔冀,許叔冀從相州敗退回來后,手中還有一萬三千余人,鎮守滑州和濮州。
現在朝廷對河南道失去了管控,各個節度使基本上都是土皇帝,船隊從揚州北上,一路上得到了淮南節度使高適、青徐節度使魯炅、淮西來瑱的關照,沒有發生意外。
但問題還是出在汴州刺史兼兵馬使梁崇義身上。
書房內,梁崇義來回踱步,他剛剛接到官員的匯報,漕河內發現的船隊上運載全是糧食。
梁崇義不由怦然心動,這么一只肥羊,他怎么可能裝作視而不見,讓它從自己面前走過?
但梁崇義又很為難,他發現船中有不少軍隊護衛,至少有五六千人,如果自己動手,不僅軍隊會遭受嚴重損失,還會得罪李鄴,甚至觸怒朝廷。
但白白放過船隊他又不甘心,這著實讓他有點左右為難。
幕僚吳金珠在一片低聲道:“使君如果為難,那不如讓許叔冀動手。”
一句話提醒了梁崇義,許叔冀是出了名的雁過拔毛,他肯定不會放過船隊,而且許叔冀常常派軍隊來汴州掠奪,梁崇義早就想收拾他了,可以趁這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